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及习俗

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及习俗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及习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传说

汉朝,淮南王刘安因对上古神话传说感兴趣,被武帝使为“离骚赋”,奉旨著书。为收集素材与妻子寻月遍访民间,历经世事,眼见因武帝营宫室、急赋敛、重刑诛而导致盗贼群起、民不聊生,著书锐兴顿减,又因寻月积劳成疾病倒途旅,遂返京上万言谏疏。武帝怒而欲杀之,幸得群臣力保,才于重杖之后限令三日著成《淮南子》。及至回到家中,方知爱妻已撒手人寰,痛不欲生中挥泪提笔,奋笔二日成书两卷,当写到五十四篇—后羿嫦娥故事时,因思念亡妻而难以成文,力竭朦寐之中,寻月竟来到眼前,一面替夫磨墨,一面对夫侃侃道出未尽的故事:后羿如何受天帝之命,斩巨蟒、除八害以救苍生,如何在鸷鸟伤害嫦娥时射鸷鸟以救嫦娥。还说她之所以死后再来相会,只为再次为人再结夫妻缘。说完凌空飞升而去。惊醒的刘安唯见皓月当空,月宫中竟隐现着妻子的身影,于是义思汹涌一夜疾书,青丝尽成白发,终为后人留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旷世神话。人们看到——上古。凡尘多苦难,天上众神却因长生不老而逸乐逍遥。擅射的天神后羿耿直刚烈,经常面斥众神妄顾人间疾苦,故备受排挤。天帝也忌其辛辣言词,遂借故将后羿贬至洞庭看守水族而设闲置散。后羿到职,与孝义渔郎冯夷莫逆,得知巨蟒祸民,欲请天旨杀蟒除害。

天后羲和育有十子一女子为太阳,每日分班运行天际,女为嫦娥,性温柔而爱苍生。此时的嫦娥也欲将鸷鸟“大风”为祸中原等七害肆孽之事秉报天帝。天帝恼怒后界抗旨返天、擅闯帝庭,竟命后羿独力除害,事败则永除神籍。后羿虽知九死一生却欣然受命的情操,深深感动了嫦娥。

后羿首战鸷鸟,嫦娥暗中助力竟被“大风”吞噬,后羿殊死除害,终于救出嫦娥。生死之中二人心仪,结为爱侣矢志除妖。渔郎冯夷引出巨蟒,与后羿、嫦娥合力杀蟒除害,不幸葬身洞庭。天帝感其志高义正,封夷为神。赐称河伯镇守黄河。河伯羡嫦娥美艳,又不能夺友之爱,情感上的空白埋下了苦种,经常纵情声色发泄闷郁。伏羲之女洛嫔以美色闻名,本是嫁娥好友,后因暗恋后羿芳心寂寥而与河伯惺惺相惜。河伯唆使洛嫔在帝、后面前挑拨,天帝也暗惧后羿的威仪,遂于后羿消灭八害后出尔反尔,托辞后羿对嫦娥不轨,除后羿神籍贬下凡尘。嫦娥感激后羿的爱情誓言,在姑母西王母帮助下暗自下凡与结为夫妻。从此男猎女织相亲相爱于凡人生活。

洛嫔自知有过而自悔自疚;河伯弄巧成拙而得不赏失;伏羲则顺水推舟请准,天帝力促女儿与河伯成为一对。羲和因劝女回心不成,震怒之下竟每日增派一个太阳长照大地,协迫嫦娥就范。顿时,禾木焦枯,江河干涸,生灵涂炭。正当后羿、嫦娥夫妻无奈之际,河伯又施恶计,他偷来大庭神弓,假朋友义托救民辞,挑唆后羿射日解危。后羿射九日,成为英雄。嫦娥丧九兄,伤及夫妻感情。

河泊深知后羿之罪必死无疑,窃喜之余对洛嫔弃如敝展,并欲娶凡尘美女,否则就幸灾酿祸。洛嫔既被冷虐又自恨当初,终日以泪洗面。后羿自感获罪嫦娥,终日游猎于野,恰迁洛嫔,恍如隔世。洛嫔虽能明示爱心,后羿却只心爱嫦娥,而河旧的嘲弄,终令洛嫔崩溃而自废神力自溺洛水。在后羿的救助下,洛嫔终于道出河泊与自己的无德行为。后羿虽怒何伯为友不义,为“官”不仁,却念其当初除害有功,只射瞎河伯左目以示警戒。河伯上告天帝奏请杀后羿,未遂。洛嫔也因矢志追后羿未遂而以泪化水为洛(河),永泽大地。

天后羲和发誓令后羿、嫦娥死后坠入鬼道永不超生。后羿不忍爱妻受累遭劫,遂以凡身历经艰险独闯昆仑,向西王母求来不死仙丹,并定于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与嫦娥同服仙丹。岂知羲和为报丧子之仇,己先期见嫦娥勒令:若二人同服仙丹都获长生,天庭将会合众神严惩,变后羿为蟾蜍。若嫦娥一人服丹则能重返月宫,后羿亦可再世为人。嫦娥虽难舍夫妻恩爱,却不忍丈夫世世变成怪物,遂于月圆之夜独吞仙丹飞上月宫。后羿却误解了爱妻,由此狂躁放浪自暴自弃。嫦娥虽能洞察却无以解救,枉自伤绝。西王母于叹息之下预言:二千年后的月食之夜,嫦娥将再次下凡,与后羿重拾夫妻之缘。

逢蒙虽受师恩却恨师能,终于杀心暗起。而此时的后羿己了无生趣,宁愿早日解脱。于是,一柄桃木锥乘界不备灌顶而来,一代英雄空留千古遗恨。

——鸡鸣天白时,刘安力竭倒地。武帝念其三日能成巨著[淮南子],意欲放生而不咎以往。而刘安却自请饮鸠家中,伴亡妻而去。孰料西王母己派仙童手捧仙丹久侯多时。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树木砍倒。

玉兔捣药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有“秋暮夕月”的记载,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之夜,就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庭院里设下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绝对不能少,而且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张灯结彩,出售时令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亦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高台观月,一些富贵人家,则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月饼、水果,或安排家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还逐渐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习俗。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农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吃月饼

我国城乡百姓都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联系在一起,象征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也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同时,人们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祈盼丰收、幸福,月饼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用以联络感情。

如今中秋习俗,远不如旧时盛行,祭月拜月活动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唯独吃月饼,仍很盛行,把酒问明月,庆贺美好生活,为远方的亲人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民间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吃什么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可见中秋节当然吃月饼了。

但是根据各地的习俗不同,吃的东西也五花八门。有吃栗子,吃田螺,吃山芋,吃柚子,吃鸭子,吃南瓜,饮桂花酒,食藕盒子,吃中秋蟹等。但是此次中秋节,据我了解湖南安陵书院举行的中秋节赏月活动很有特色,光吃的就能使你养生归原,名菜如下:临武鸭、东江鱼、洞庭湖大闸蟹、桂阳坛子肉、马田豆腐、永兴香螺、槟榔芋头、沅陵板栗等。

吃月饼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品味家的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吃南瓜

江南各地过中秋节,有钱人家吃月饼,穷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风俗。“八月半吃南瓜”的风俗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两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吃田螺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也是相当久远。

【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及习俗】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及习俗10-14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及习俗10-06

中秋节的传说及由来10-24

中秋节传说及习俗10-18

中秋节的传说及习俗09-11

凉山火把节由来传说及节日习俗09-16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及习俗03-22

中秋节的由来与习俗10-23

中秋节的由来与习俗09-10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