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汉字探源:夔及夔姓

夔,象形字,读作kuí。夔字甲骨文字形是一个动物,头大、有角、脚大、尾巴小。商代“小臣艅[yú]犀尊”金文字形给尾巴加了毛。篆文字形将头、手、足、尾断开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夔。本义或为独角印度犀。

夔字的演变

从夔字的甲骨文字形看,有角、大头、大脚、有小尾巴,那个大脚并不是这种动物只有一只脚,而是强调这是长着大脚的动物,而犀牛就有着大脚,甚至那个大脚或者是大脚印而不是脚。远古人造字是抓住事物的特点。比如,甲骨文字形中,象有一根长鼻子,鹿有一对美丽的角,牛有一对直角,羊有一对弯角。

印度犀(或为夔)

犀牛是仅次于大象的陆上大型哺乳动物。犀牛的颈部很大,四肢粗短,好像四根柱子支撑着庞大的身体,四只脚都有三个脚趾。它的样子看上去像牛,但比牛体型更大。

爪哇犀

据考证,中国曾经有印度犀、苏门犀和爪哇犀,统称为中国犀。这三种犀牛各有特点。印度犀体型最大,仅次于大象,为独角犀。苏门犀体型又次于印度犀,但它是世界唯一的双角犀。爪哇犀体型最小,也是独角犀,它浑身长有棕色的毛。

苏门犀

远古人没有科学分类的概念,而是把不同的事物用不同的符号记录下来。比如,猫头鹰,根据形状分别写作雚、鸮、枭。因此,有可能远古人把独角犀、双角犀分别用不同的字记录下来。如兕[SI]字的甲骨文字形明显是独角兽,也就是独角犀,或许是今天的爪哇犀。但,也可能后来,人们又混淆了这种区别,统称为犀、夔或兕。

《山海经》中有夔牛、犀牛、兕牛的描述。《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岷山)其兽多犀、象,多夔牛。”

虽然《山海经》把夔神化,但仍然可以看出夔、兕、犀三种动物的外形都与牛相似,与现代犀牛的样子大致相同,与考古发现中国曾经有印度犀、苏门犀和爪哇犀的外形类似。或者说,夔可能是体型最大的印度犀,兕的甲骨文字形是独角兽的样子,可能是爪哇犀,而犀则是双角的苏门犀。

19世纪中叶,在山东寿张县梁山(在今阳谷县)出土了青铜器“小臣艅犀尊”,是商代晚期的酒器,造型是双角犀牛的样子,现存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尊底铭文有“丁巳,王省夔墉,王赐小臣艅夔贝”,两次出现夔。夔墉指夔地的城垣,夔贝指夔地制作的货币贝。这从侧面反映出,山东梁山当时有犀牛,而且还是双角苏门犀。

商代晚期“小臣俞犀尊”及其铭文

传说,黄帝和蚩尤两个部族之间发生了战争,黄帝九战九败后,梦见九天玄女给他支招,用夔牛皮制作八十面战鼓,在指南车的帮助下战胜了蚩尤。从此,夔鼓成为战鼓的代名词。或许是因为犀牛叫声如雷,认为制成战鼓也能发出震天的响声,用以威慑敌人和鼓舞自己的士气。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

犀牛皮不但制作成战鼓,而且更多的是制作盔甲。印度犀和爪哇犀,皮肤很厚且有皱褶,很像披着一层盔甲。远古人就用犀牛皮做成盔甲用于作战时防身。甲骨文记载,商王武丁狩猎,曾一次就猎获犀牛71头,可见当时黄河流域有大量犀牛。《国语·越语·勾践灭吴》记载,“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说明在江浙一带也有大量犀牛。

三峡之一的瞿塘峡又名夔峡,夔峡进水口似一屋门,称夔门。夔门紧锁长江,江岸两壁如刀削斧劈,江水咆哮奔腾,漩涡四起,气势磅礴,有“夔门天下雄”之美誉。江水咆哮之声,估计类似犀牛吼叫。附近有一座山峰奇形异状,人称“犀牛望月”。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地)巨犀……皆纳贡之”。此处的巨犀,或为体型最大的印度犀。

夔峡(瞿塘峡)

犀牛的分布地,产生了许多带夔字的古地名。其中不少地名沿用至今,如,湖北秭归有夔子城(夔城)、夔沱、瞻夔门、夔龙山,重庆奉节有夔州、夔门、夔峡、夔辖,四川雅安市有夔龙州姓夔,广西兴业县有夔龙岩,湖南蓝山县古八景之中有夔龙古庙,湖北孝感市有九夔山,等等。这说明,犀牛分布范围在中国南部的广大地区,与历史上犀牛分布相符。

另外,现如今,华南地区有很多地名带犀牛的地名。如,广东清远英德有个犀牛潭,广州越秀区和白云区都有犀牛路,白云区还有个犀牛村。还有很多叫犀牛寨、犀牛村的地方。

由于春秋战国争霸称雄,战火不断,犀牛数量大减。到了西汉时期,犀牛已经是稀罕之物了,加之地球变冷,犀牛在中国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终于在1922年彻底绝迹。

从上述情况看,夔字本义极可能就是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印度犀。

至于夔为“一足神兽”,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肯定是不存在的。《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记载,鲁哀公曾经问孔子“乐正夔一足”是不是真的。孔子说,夔是舜的乐正(掌管音乐的官员),他用音乐使天下完全归服。舜就说,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因此,并不是夔只有一条腿。

《说文解字》认为,“夔,神魖也”,说明许慎认可《山海经》把夔作为神兽的说法,但此说并不可靠。

远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既不像今天的人那样有科学的分类,也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会产生恐惧,不敢近观。犀牛性情暴躁,吼声如雷,会主动攻击人。当人遇到它在陆地上时,难免惊慌失措,狼狈逃离,根本不可能看清其模样,对它的样子和能力产生错觉和幻觉,认定它是一种神兽。夔不断被神化,成为一种只有一只脚、跳着走的神物。它的形象,被刻画在玉石和青铜器上,称为夔纹。

引申为恐惧。夔夔,(因恐惧而)敬谨恐惧的样子。《尚书·大禹谟》:(舜)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有事去见瞽瞍的时候,总是端端正正,战战兢兢)。如,夔立(因恐惧而肃立)。

远古有一个夔国,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部。

生活在今巫山一带的远古人,或用夔这个符号记录犀牛,并以此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姓夔,或许是希望自己也和犀牛一样强大。他们建立了方国夔国,后被楚国吞并。

或许当时处于游农状态,刀耕火种,某处的土地肥力不够了,他们举国迁往他处。夔人便从巫山一带举国搬迁到今秭归东部。这里土地肥沃,是渔米之乡。

春秋时期,楚王熊渠死(前877年),长子熊毋康早逝,次子熊挚红继位。次年,三子熊执疵弑兄为君(前876-847在位),史称熊延。熊延把熊挚红的子孙安置在夔城(今湖北秭归县)。后建夔国,为楚附庸国。前634年,夔国被楚国所灭。今秭归县香溪镇古称夔子城,是古夔国的遗址。

据文字记载,夔姓来源有:

1.出自先祖名字。相传尧舜时期,有个叫夔的乐正。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氏的,称夔氏。

2.出自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绎的六世孙叫熊挚红。他的后代受封于夔城(今湖北秭归),建立夔国。后其子孙立有战功,楚王升夔国为子国,史称夔子国。今秭归县香溪镇古名夔子城,即夔子从巫山迁到秭归的驻地。前634年,楚成王熊恽派令尹成得臣(字子玉,芈姓)率军灭夔。原夔国贵族以国名为氏,称夔氏或隗氏。

成得臣灭夔有功,被封于夔城。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封邑为氏的,也称夔氏。

3.出自少数民族。蒙古族揆龙氏多冠汉姓为夔氏、龙氏;鄂温克族揆龙氏多冠汉姓为魁氏、揆氏;满族揆龙氏所冠汉姓为夔氏。

夔姓如今人口约11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418位。

诗曰:

夔字本义或犀牛,

发怒打斗如雷吼。

黄帝曾做夔皮鼓,

指南车上败蚩尤。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