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道德经》的“礼”观:怎样理解,《道德经》中对“礼”的看法?

1、在华夏思想文化史上,太上老子与素王孔子是两位最重要的先哲,分别开创了道家、儒家两大学派,影响中华民族达数千年之久,根据《史记》、《礼记》、《庄子》、《吕氏春秋》等典籍的记载,孔子还曾多次“问礼”于老子。

然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两位大圣人在思想上却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如对“礼”的态度就是一个重要表现。

如众所知,面对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安定世道人心,他积极提倡恢复东周的礼乐制度。与之相反,老子对周朝的礼乐制度有诸多批评。

如作为《德经》首章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就明确说道:“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魏晋名士之一的王弼,以其对《道德经》的注解闻名于世,其解有云:“夫礼也,所始首于忠心不笃,通简不阳,责备于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即将礼完全作为外在的伪饰,是对生命存在的歪曲,当时宗奉道家思想的名士们,就提倡追求道家式的逍遥,非孔孟而薄汤武,做出种种逾越礼法的荒诞行为,认为“礼法岂为我辈所设”,将儒家与道家推到对立的境地。

宋明理学家也据此批判道家非圣诬法,毁弃礼教,斥为异端。据此,人们往往将老子、道家定位为否定礼制、弃绝礼法的形象。

但考诸《道德经》的经文,依然有“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战胜以丧礼处之”等关于如何操办礼仪的内容,可见“礼”并不为老子所绝对否定,实际上,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永远处于人际关系之中,为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互动,礼的存在不可或缺。

老子作为大圣哲,不可能不明白如此简单的道理而去简单的、拙劣的否定礼。

2、有学者认为,要注意到老子所处的春秋晚期的社会历史情况,才能更好的理解老子对“礼”的批评,考诸历史,在当时已经存在许多批评和反思周礼的声音。

如《左传》记载:“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

子大叔认为,礼并不是揖让、周旋这些外在的形式动作,而是一套文化体系,包含了政治、经济、生活、文化、艺术等几乎社会所有方面的内容。

昭公五年,鲁国国君拜访晋国,各种场合没有任何失礼之处,结果晋国大臣女叔齐却说“鲁侯焉知礼!”因为进退揖让这些在女叔齐看来“是仪也,不可谓礼。

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而立志恢复周礼的孔子,也感叹“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在这个时代,“经礼三千,曲礼三百”,礼仪已经空前的繁缛复杂,而礼的精神却日渐失落,逐渐转变为徒具形式。甚至有“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局面出现,“礼乐征伐”原本属于周天子的权威,也已经沦落到“自诸侯出”。

正如《庄子》所批判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礼已经背离了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功用,沦为政治势力勾心斗角的遮羞布。

面对这种局面,孔子和老子都想让人类回归到淳朴的本性,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来实现这一目的,而老子则认为人的天性本来是清静的、完善的,不应该再去提倡礼法来修饰人性,而是应当让人回归本性的真实自然。

3、相反,如果公开提倡所谓的仁义道德,人们看到表现出仁义道德、遵守礼法能够获得声誉、好处,就会作伪,可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局面。

在历史上,为了谋得朝廷嘉奖,许多家族主动或顺势迫使丧偶女子孀居守节,酿造了无数的人间惨剧,这都是提倡所谓礼法节义的后果。这都是刻意提倡“道德礼教”所导致的对人性的扭曲和扼杀。

清儒戴震愤怒的称之为“以理杀人”,而近代新文化运动中首当其冲受到激烈抨击的也正是这种异化了的“道德礼教”。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先道而后德,先德而后仁,先仁而后义,先义而后礼”的思路。将形而上的“道”和人性本有的“德”(德者,得也,道之在人谓之德,颇近似于后世道教思想家们说的一切众生本具的“道性”)作为仁、义、礼的形上依据。

仁义、礼法等与形而上的道、德相通,服务于天道的生生之大化,而不是反过来制约、窒息一切存在的生化之流,这样,仁义、礼法就拥有了源头活水。

老子认为,应当“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所谓“无为而无以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通过对本源之德、人性本真的涵养和保护,发挥道对人性的润化作用,“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无以为”就是说在修养道德时不要带有功利性的目的,尤其不能以功利来衡量道德的高下。

4、就此而言,孟子的四端说,阳明的良知说,都颇能与老子、道家所追求的纯真的、朴实的、活泼的道德仁义相通。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这就是人人天生本具的善端,无关乎利益得失的计较。

当人看到小孩子快要落到水井中,自然的心生不安,想要冲上去解救,这种善心不是为了邀获社会的赞美,也不是为了谄媚小孩的亲属,而是人内心不自己的天然冲动,只要人能扩充这种善念,就自然成为有道德的人。

阳明的良知学说同样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面对自己内心的思想和外在的人事,自己的良知清楚的知道每一念、每一事的对错,只要顺其对,去其错,就能成就道德,也正因为如此,钱穆先生认为儒学发展到阳明,颇有沟通儒道之意。

简而言之,老子、道家对“礼”的批评,并不是简单的去否定礼法、礼制,而是从更深远的层面注意到了外在形式对人性的扭曲,以及外在礼仪和内在道德之间的不统一。

也正为如此,道家才要求从内在出发,从人的本真出发去生出真正的道德,达到“民复慈孝”、“百姓皆曰我自然”的境界。

正如有学者(北京交通大学周耿)指出的,老子认为只有重新回到仁义礼的本源,才能从根源上促使人性的复归,这体现了老子对人性与社会更为深沉的关切。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