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卜永坚:从庙堂到江湖——香港警队博物馆一副对联的故事

主讲丨卜永坚      整理丨祁鸿儒

 

 

香港警队博物馆陈列的三合会模拟场景中有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最早出现于十六世纪明世宗嘉靖皇帝紫禁城的皇宫之中,后来又出现在香港黑社会的入会仪式之中,令人惊奇。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卜永坚解释了这副对联的内容含义,并以此为“终点”回溯了对联在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随华人秘密社会流传四个多世纪的历史,分析了“庙堂”与“江湖”之间产生联系的种种可能性。

 

本文整理自卜永坚教授的讲座“从庙堂到江湖——香港警队博物馆一副对联的故事”,文稿经主讲人审定。卜永坚教授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东方研究院中国研究所,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比较及公众史学文学硕士课程总监,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专长有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科举制度史、法制史、军事史、文化史等,学术兴趣在于通过宏观和比较的角度,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著有《游戏官场:升官图与中国官制文化》《十六世纪中国公债市场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a Public Debt Market in 16th-Century China),译有《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编有《婺源的宗族、经济与民俗》等著作。

 

 

 

▲卜永坚教授的《游戏官场:升官图与中国官制文化》书影

 

本次讲座的内容围绕香港警队博物馆中的一副对联展开,卜永坚教授曾在2020年发表的论文《世传袁炜“洛水岐山”青词续考》中追溯这副对联四百余年的历史。

 

这副对联最早出现于十六世纪明世宗嘉靖皇帝紫禁城的皇宫之中,后来又出现在香港黑社会的入会仪式之中,所以有了从“庙堂”到“江湖”的过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就写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句子,故借用此为题。此处“江湖”指的是所谓“社团”,当然“庙堂”也可以算作一个“江湖”。

 

▲讲座海报

 

对联的背景

 

通常历史研究都有一个“终点”,从这里开始研究,这与警察断案有诸多共通之处。卜教授指出,通常历史学家到场之后“案件”已经结束,研究十六世纪的历史更不可能返回当时去查看情况,通常是由最后开启,去现场后找到一些零星的碎片,然后逐块拼凑回去。这个故事的“终点”就在甘道二十七号的警队博物馆里面。该博物馆中有一个三合会展厅,其中的图片场景在摩根警官(W. P. Morgan)1960年写作的《三合会:香港三合会》一书中有出现,这张相片上是三合会入会仪式的场景。书中还有三合会成员通过握手传达身份的特殊技法等影相。本报告中核心的对联原文具体内容如下: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这副对联用顶真法书写,对联中词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另一个特点是其中运用了带有中国玄学色彩的平方数,如“九九八十一”“七七四十九”“六六三十六”等,这些是其最主要的特征。而在三合会展览厅与摩根书中的对联就是这副,不过略有不同,其内容如下:

 

沧海灵龟单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数还归三大道。道德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彩凤两呈祥。雄声六。雌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声透上九重天。天生大明圣主。万寿无疆。  

其中“洛水玄龟”变成了“沧海灵龟”,由河变为海。“丹凤”变为“彩凤”,“数通乎道”与“声闻于天”被延长,“嘉靖皇帝”被换为“大明圣主”,由某代皇帝变位泛指所有明代皇帝。两副对联基本一致,可以将下面的视为上面的“山寨版”。在展开考据之前,卜永坚教授先进行了一番注解。“洛水玄龟”来自《周易·系辞》中“河出图,洛出书”的典故,“河图洛书”就是《周易》的源流。三国时代的王弼在《周易兼义》注释中写有:“如郑康成之义,则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所以九就是阳,六就是阴,这九和六就是中国玄学的起源。而“岐山丹凤”,出自《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其中有“凤皇鸣矣,于彼高冈”。岐山、洛水乃是周朝的神圣标志。简而言之,如果人间的统治者做得好,上天就会降祥瑞肯定统治者的成就。如果人间的统治者做得不好,上天就会用灾难示警。这种阴阳五行的理论发展至汉代最为盛行,以至于如果发生天灾,皇帝就会找人问责,甚至有宰相为此自杀。

 

如此一来,便有人弄虚作假,制造一个“祥瑞”证明自己做得好。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宋年间“澶渊之盟”后,宋真宗认为在外交上不顺利,应该来一场“大龙凤”,于是王钦若建议他去封禅泰山,做出“祥瑞”来。他说:“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皇帝有些心动便问“王旦得无不可乎?”但宋真宗依然有些犹豫,于是去问杜镐,古代的河图洛书指的是什么事。杜镐不明白政治,回答说:“此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即古代统治者制造“圣迹”以巩固权力。之后宋真宗招王旦饮酒,赐给他一尊,让他回去与妻子分享。王旦回家打开发现里面都是珠宝,便收声不再议论。后来地方官员纷纷发现“天书”。葛剑雄教授在1995年发表的《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动》一文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最原始的“天人感应”说不失其纯洁性,而到了公元十一世纪,开始公然造假。而到了十六世纪的明代,大家已经惯于玩弄这种“游戏”。最初的“天人感应”,以超自然能力制衡人间统治者的理论甚至已经被“玩坏了”。明世宗嘉靖皇帝十六岁继位,后来发生了与大臣们进行“政治决斗”的“大礼议”事件。因为大臣认为,根据明代政治传统,嘉靖皇帝应当认堂兄正德皇帝之父作为自己的父亲。但明世宗不愿认伯作父,后来以维护礼仪一派大臣惨痛失败收场。后来嘉靖皇帝转而拜神,钟意于斋醮活动。在这类斋醮活动中有大臣参与,写一些对联文字支持皇帝。这副对联就在此背景下诞生。

 

对联年代下推

 

清人所编的《明史》对明世宗评价较低,认为他“崇尚道教,享祀弗经”,具体指他大肆营建道教宫殿醮坛和鼓励大臣撰写“青词”。这样的行为有违中国皇帝的政治传统,是“不正经”的。高寿仙教授在2010年发表的《世传袁炜“洛水岐山”青词志疑》一文中就研究这副对联。十七世纪沈德符编有一部“政治八卦大全”《万历野获编》,其中不乏明代政治丑闻。书中讲到:“世宗居西内,事斋醮,一时词臣,以青词得眷宠者甚众,而最工巧、最称上意者,袁文荣炜、董尚书份,然皆谀妄不典之言。”此处的袁炜是当时的大学士,其门生众多,高拱等人就出自其门下。在《万历野获编》中就收录了这副对联,并注“此袁所撰”。所以最大的“嫌疑人”乃是袁炜,有必要考察其文集,虽然有时文集中会因为过于丑怪等故意删去。在《明史》严讷、袁炜之传中记载:“自嘉靖中年,帝专事焚修,词臣率供奉青词。工者立超擢,卒至入阁。时谓李春芳、严讷、郭扑、及炜为‘青词宰相’。”这是一种污名,因为官拜大学士,辅佐皇帝应该靠政治才能而非青词写作。

 

虽然《万历野获编》中提到对联为袁炜所写,但是袁炜有文集传世,在万历元年(1573年)刻八卷本的《袁文荣公文集》中并无任何类似对联,当然这也可能是有意不录。而在高寿仙教授2010年所写的文章中认为此对联是明世宗与高拱共同的作品,即明世宗出上联,而高拱对下联。这一提法比较眼熟,是因为对联这种文学作品通常会假托名人互相出上下联,比如明清时期的著名皇帝出上联,而某位大臣对下联。这种故事本身值得怀疑,不过高寿仙教授的讲法有真正的文本为证。在高拱的《诗文杂著》中确实收录了类似的对联:

 

“御制联云:洛水灵龟献瑞。天数五。地数五。五五还归二十五。数数定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对云:丹山彩凤呈祥。雌声六。雄声六。六六总成三十六。声声祝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虽然这些对联有所不同,但其中对玄学平方数、顶真修辞手法的使用都是同一模式。不过其中的问题在于,《诗文杂著》一书仅见于康熙年间(约1686-1694年)的《高拱全集》笼春堂刻本中,而不见于万历初年(约1575-1578年)高拱自己更早的刻本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的马之骏、马之骐的刻本中。但至少高寿仙教授的说法有白纸黑字的证据,所以还应调查。两副对联文字不完全相同,其一,《诗文杂著》中“洛水”对“丹山”而非“岐山”;其二,“六六三十六”雌雄数对“五五二十五”天地数,而非“九九八十一”阴阳数,虽然这些小异不掩大同。

 

沈德符之书出版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而比他年长十多岁的谢肇淛在次年(1607年)完成了笔记《麈馀》,这是一本笔记小说,其中记述:“世宗时,祀元始天尊,适内苑得白龟,内出一对子与分宜相云。”这里的“分宜”在今江西新余,乃是故事“海瑞斗严嵩”中宰相严嵩的故里。所以作对联的“嫌疑人”除袁炜、高拱之外,甚至严嵩也在其列,很是奇怪。《麈馀》中对联的文字大同小异:

 

洛水神龟献瑞。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丹山彩凤呈祥。雌声六。雄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而在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中提到这副对联,但只说明世宗出上联,没有记载谁对出了下联。19世纪梁绍壬的《两般秋雨盦随笔》中则记录了一副“传系夏贵溪手笔”的醮坛对联:

 

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

  截嶰竹之筩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  

加上夏言,嘉靖时期的著名大学士已经几乎全数出现在“嫌疑作者”范围。道光二十年(1840年)梁章钜刊刻的《楹联丛话》也收录了这副传为夏言手笔的对联。虽然这些对联的内容略有不同,但“嫌疑作者”确有其人。而十八世纪初钮琇在《觚賸续编》中又说此联为昆仑山人王叔承替大学士李春芳所写。王叔承乃是李春芳的幕僚,如此一来他也有嫌疑。然而在现存的袁炜、李春芳、严嵩、夏言文集中都没有收录这副对联,如此一来目前唯有的证据就是高寿仙教授指出的高拱文集。虽然这种皇帝出上对,大臣对下对的讲法似乎过于通行,令人怀疑。所以,“洛水丹山”对联是明世宗和高拱共同作品,而以玄学平方数为内容并运用顶真法,并提到了“天生嘉靖皇帝”是各副联的共同之处。此对联确实文字造诣高、写作巧妙,令人过目难忘,所以被反复传抄。

 

对联年代上溯

 

2017年3月19日的周日,卜永坚教授在香港警队博物馆参观时,在三合会展览厅的醮坛上意外发现了《万历野获编》中的对联。虽然原本的“道合元始天尊”变为了“道德元始天尊”,原本的“天生嘉靖皇帝”变为了“天生大明圣主”。这些文字的“走样”导致整体艺术水平下降。卜永坚教授认为,“单献瑞”对“两呈祥”相较原本的“初”对“两”显得拘谨呆板;而上联“道德”无法与下联“天生”结构匹配,不如原本“道合”对仗工整,可见此乃“山寨版”对联。那么为何这副诞生于16世纪西内“庙堂之高”的对联会跑到秘密社团的入会仪式中?

 

根据摩根警官1958年所写的序言,1956年香港发生抗议港英当局的“暴动”,于是当局进行“严打”,许多黑社会头目心灰意冷,向政府投诚。警方详细记录其口供,互相核对,又与香港警方现存档案比对,又参考现存研究论著,进行整理。最后于1957年由香港警方监督,请人模拟黑社会入会及晋升仪式,拍成纪录片,还拍摄黑社会各种令旗、信物、仪式等照片,编成《三合会》一书。醮坛的摆设、文字,以及参与者的口令、手势皆为投诚者供述。现在影音材料下落不明,或许在香港回归之后被英方带走。这本书之后成为香港警方的“反黑指南”,其权威程度堪与1822年英国大律师所著的《阿奇波尔特刑事法辩护、证据、执业大全》(Archbold Criminal Pleading, Evidence and Practice)相媲美。所以1960年的《三合会》一书就是研究追踪的终点。之前从十六世纪往后追踪可以到十九世纪,而用二十世纪的材料回溯,应当也能找到契合之处。

 

研究近代中国秘密社会,不能只参考中文文献,因为最初的系统研究来自印尼。因为荷兰殖民政府注意到华人移民中有很多秘密社团,对其统治构成威胁。而中国很多组织由于清朝的镇压,也会留有关于镇压、拘捕情况的档案,这与荷兰政府所做的又有所不同。不过也有中文材料,萧一山先生1935年出版的《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一书最为中文世界所知,该书中果然有此对联。1932年萧一山先生奉命赴欧考察文化史迹,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东方图书部发现“晚清粤人手抄之天地会文件甚多,皆英国波尔夫人(Mrs.Ball)在香港广州购得者”,于是用了两个月抄写,“得稿数百页”,于1935年正式出版。萧一山所抄录之“联语、传帖、招军榜、咒符及隐语等,杂见伦敦不列颠博物院东方部所藏写本Oriental 8207B.D.及2339”,其中在《杂录第十》中有“三门对”一副:

 

沧海灵龟单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数还归三大道。道德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彩凤两呈祥。雄声六。雌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声题出九重天。天生明朝太子。万寿无疆。  

此联也是“落水岐山”的山寨版之一,“洛水”变成“沧海”可以不论,但“题”显然为“啼”之误,反映出抄写者文字水平低下,不明白彩凤之声是“啼”出来的。紧接着“三门对”还有一副“洪花亭后座诗对”:

 

南海灵龟双献瑞。阳字九。阴字九。九九八十一字。字字同归三大道。道缘合始道祖。至诚有感。

  奇山彩瑞两情长。雄声六。雌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声直奏九重天。天生明朝圣主。万寿无疆。  

这副对联文字的错误更多,水平更差,并且暴露了抄写者的方言。下联“呈祥”讹作“情长”,虽然在粤语中同音,但将上天对人间统治者良好管治的嘉许变位了“两厢情愿”的爱情故事。显然是天地会的“广东好汉”们文化水平不足,用“劳动人民智慧”搭救所致。这种解释是合理的,因为对联乃波尔夫人自广州所买。所以摩根警官的书之前的证据是萧一山1932年在大英博物馆见到的材料。

 

▲199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版萧一山《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书影

 

有必要探究大英博物馆的这批材料何时从何而来,便需要了解这是波尔夫人何时捐赠的。波尔夫人身份尚不清楚,但可能是19世纪至20世纪活跃于广州的詹姆士·波乃耶(James Dyer Ball)的夫人或者母亲。后者父亲是美国传教士波乃耶(Dyer Ball),母亲是英国人,他在广州长大,成年后担任香港政府的中文翻译,写过《中国风土人民事物记》等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

 

▲詹姆士·波乃耶的《中国风土人民事物记》书影

 

萧一山先生在抄录这批文书时,没有遵循原有的格式,并非看到对联抄对联、看到传单抄传单,而是自出心裁,将原始文献搞乱。这也是卜永坚教授着力研究的地方。有一位美国学者穆戴安(Dian H. Murray)专门研究秘密社团、海盗等问题,这位学者重新恢复了这批文献的秩序。至于这篇文献何时入藏,在罗尔纲先生的《天地会文献录》中记载,“萧一山抄录大英博物馆东方图书馆部藏九种天地会文书时,提及第二种入馆日期为1881年即光绪7年”。

 

▲罗尔纲先生的《天地会文献录》书影

 

现在知道摩根警官的书1960年问世,之前萧一山先生在大英博物馆抄对联的年代是1932年,而他抄的这副对联于1881年入藏,可以继续向前追踪。而1940年有个洪门成员李子峰编著并出版了洪门秘笈《海底》,其中收录有“少林寺三门联”:

 

沧海灵龟单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数还归三大道。道德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彩凤两呈祥。雌声六。雄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声啼出九重天。天生明朝太子。万寿无疆。  

其中没有“粤语版本”的各种错误,李子峰可能是北方人,所以在抄对联时没有受到广东话的影响。这本《海底》于1940年出版,其实晚过萧一山之书。就在1935年《近代秘密社会史料》问世前的1934年冬,罗尔纲发表《贵县修志局发现的天地会文件》一文,将广西贵县1933年纂修县志时找到的一份天地会文件,但时间有限,于是他用一天时间匆匆抄录并公之于众。在抄本第四部分的“对联及其他”中收录13副对联,其中“花亭对”的第二副有:

 

三十六声。声声达上九重天天生明朝。

  岐山凤鸣。鸣鸣唤出洪英登殿万年长。  

如果不是抄录错误或遗漏,这乃是“荒腔走板”,因为这不符合对联最基本的格式要求,即上下联的末字须是仄声和平声(在上联中“朝”是平声)。卜永坚教授怀疑其上联后面还应有字,而下联在“洪英”与“登殿”间也应有内容。但对联的主题应该是相同的。罗尔纲先生指出,贵县在咸丰年间(1851年至1861年)曾被清廷眼中的“艇匪”天地会攻占,而光绪末年李立亭叛乱时,贵县也闻风响应,这份抄本可能也是咸丰年间的产物。

 

这样上溯的顺序似乎已经建立。而最早研究秘密社会,印尼荷兰殖民政府用力最深。2000年金斯利·博尔顿(Kingsley Bolton)等学者将最主要的关于中国秘密社团的书重新影印,编成丛书,收录研究成果30余种,其中也有这副对联曾出现在东南亚华人秘密社团中的证据。总之,这副对联在“江湖”中曾出现至少4次。首次是波尔夫人19世纪末在广州、香港购买的天地会文书中;第二次是1934年罗尔纲抄录的文件中;第三次在洪门成员李子峰编著的《海底》中;第四次在摩根警官的书中,而这应当不是全部。

 

为何明世宗的对联会出现在天地会文献中?因为天地会最初乃是“反清复明”的组织,“天生嘉靖皇帝”这样的字句可以鼓励士气。不过明世宗并非一个好皇帝,改成“天生大明圣主”,可以把明朝皇帝抽象化,将其丑陋暂时放在一边,方便进行政治动员。第二种解释:这副对联本身很好,读起来朗朗上口。梁章钜1840年的《楹联丛话》中收录了大量好对联,可能流入天地会组织之中,这可能是一本对联参考书。而有反清复明之人看到这副对联之后,顺手用于天地会的入会仪式中。而宗教性质的东西在建立之后不再轻易改动,因为已经形成一种“神性”,代代流传。到最后,天地会虽然性质发生改变,但仪式仍然保留。还有一种可能性,天地会的科仪与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斋醮都有道教的源头。如在天地会的醮坛上有一条横幅,上书四个“三点水、雨字头、虎字底”的异体大字,也属于道教的系统。因此,大概并非反清复明的人士从笔记小说中找到对联,而可能是从同一宗教的仪式中得来。

 

萧一山先生在大英博物馆找到的天地会文书与“升官图”游戏相似,既方正,又分多层。它虽然不是升官图,但两者有共同之处,就是有一个人经过一定考验,达到更高境界。这与通过科举入仕的性质相同。天地会入会仪式复杂,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完成。这其实与道教的斋醮仪式类似:道士首先建坛,之后请水净坛、请天兵天将保护,斩妖伏魔。

 

目前只能初步描述这副明世宗对联的演变过程,至于对联为何、何时进入天地会的系统中,尚不清楚。不过文字优美就可以久远流传,所以早年也有“历史文章第一是文字,第二是文字,第三都是文字”的说法。而包括明朝在内的各时期记忆,作为一段历史、一段记忆,常因“当代”需要而被召唤、重构。假如明世宗与高拱真的是对联的作者,看到它有这样的历程可能也会啼笑皆非。

 

▲卜永坚教授的《十六世纪中国公债市场的兴衰》书影

 

Empire CMS,phome.net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