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端午节的传说

中国的端午节最先是屈原 出现之前祭祀河神、乞求收成 的节日。因为在长江一带至今 有"端午水"一说,也就是在端午节前后会有大暴雨导致的洪 水。古人认为洪水是河神发怒 的结果,为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什么的冲走,举行的一列祭 祀活动,希望河神高兴,五谷丰登。

加上这时候一般是农耕的 犁田、插秧季节,经常要在水 里泡着,喝黄酒能有效去除风 湿,相传黄酒是神仙赐予的 酒,慢慢的也就形成了这段时 间喝黄酒的习惯。这些并不是 纪念屈原才形成的,也就是在 屈原投江前中国就已经有了端 午节这一说法,屈原投江更加 让人们记住了这一天,也增加 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 庆祝方式。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 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 北周宗慷《荆楚岁时记》的记 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 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 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 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 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 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 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 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 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 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 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 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 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 》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 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 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 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 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 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 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 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 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 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 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 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 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 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 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 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 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 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 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 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 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 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 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 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 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 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 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 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 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 在世的称号。2 8岁时参加革 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 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 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 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 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 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 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 定为端午节。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