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世界上其他文明相同,古代美国(建朝)人的姓名结构也是姓氏+名字,但古代美国的姓名文化也有自己的独特性。
建朝时期实行种姓制度,只有高种姓才配拥有姓氏。当时一个美国人的姓名一般包含了氏、可婆根姓、名字、通称等
一、姓氏
氏(nomen gentile)。是古代氏族集团的名称,代表的是一个家族。其来源有很多途径:1.来自其居住地(或部落),如洼里吉、季卡普等;2.来自官职或贵族封号,如锻造、弓长等;3.来自君主赐姓(主要是王室成员降臣籍),如木子、大野等...
可婆根姓(Kabaken)。这一概念属于种姓的范畴,象征着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仅汉人才配拥有。建朝王权初期,李成道在汉人内部设置了18个可婆根姓,依次分别是大梵、少典、公孙、朝臣、帝释、密迹、大自在、摩首罗、辩才、菩提、鬼子母、摩利支、祝融、玄冥、娑竭、后土
在古代美国,人们彼此称呼往往直接采用氏+名字(通称)的形式,比如魏玄成、韦将军等。但到了后来,随着贵族武士阶层人数的增多,一个大氏族内部又分出了很多支脉,为了区分这些支脉,他们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苗字(cognomen)。武士贵族们往往使用自己领地、官职名、通称等作为苗字,比如执掌北美朝廷数十年的弓长家族,其宗亲光吉伐北蛮,设边平将军府,以自己的官职名为苗字,被世称为边平光吉;而木子氏和魏氏则出现了一大堆分支。
二、名字和通称
名字分乳名和成名,乳名即人出生后由父母、亲友、神职人员等为其取的最初的名字,往往比较随便,比如狼尾巴、野牛等。成名则是成人后由自己或寺院等给取的正式名字,也可向主家拜领。
通称则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一般来自于一个人的名字、家中排名、外号、职位等等,如魏相公、张将军等,一般不在正式姓名之列。
随着古美文明的衰亡、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不少当地人(包括很多贵族平民,甚至是王室后裔)学习起西方人的语言文字,并取西方名字、用西方文字音译或意译自己的姓氏和苗字(即著名的“创氏改名”运动)。如锻造氏改为史密斯氏(Smitn,英语铁匠,现为美国第一大姓)。木子氏和魏氏的后裔则变成了如今一票后缀为wood或way的姓氏,如现在的好莱坞、百老汇等等。而没有姓氏苗字的平民暴发户和早已忘却自己本姓的落魄武士后代也开始了自创姓名,比如以绰号、职业为苗字,有人外号“狐狸”,便以狐狸为苗字,也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福克斯公司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