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方法到底是怎么样来计算的?

先说简单好记的特点:公元后公历纪年末数为0的年份,对应天干为“庚”;干支月,每个地支与对应两个节气,为阳历,与阴历月份并不是一一对应;每日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个地支,现代计时的23点至次日凌晨1点两个小时为“子时”;元、会、运、世、年、月、日、时(辰),这些时间单位之间呈12、30、12、30、12……的倍数。任何时间单位皆可以干支记录,确定第一个“甲子”,后面依次排列,共六十个无限循环,现行干支历的起点即首个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为公元前2637年冬至日的夜半;计算任意某个时间的干支历年月日时,从这个起点往后或往前推就是纯数学问题了。

下面说说干支历意义,若只是题主关心的如何计算问题,就不用往下看了。

干支历,相传是黄帝时代的大挠氏创立。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任何一个文化成果都需要经历漫长的积累,都不是一人一时完成的,史上留名的那些典故主人公都是总结者、代表人物,比如伏羲一画开天、仓颉造字、文王画卦、周公做爻辞等等。

中国的文字体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最早出现的仅仅算是“记号、刻画”,文、爻都是交错、刻画之意,“卜”就是在树上做记号,以免打猎时在森林中迷路的“路标”;随着人类需要记录、传递的信息日益复杂,这类刻画开始具备固定的意思,同时在字形上具有这个意义的“抽象、象征、联想”的“形”,即“具象化符号”(严格意义上讲“形”与“象”并不是一回事);此外,还有从结绳记事演化来的数字符号,表达的意思则是纯抽象的“数”,没有“象、形”的元素。这些都是文明最早期的阶段,天干、地支属于具像化符号。

天干地支是描述“时间”的一套具像化符号,在中华文明的原始认知中,时间、空间是一体的;时间的变化体现在昼夜更替、四季轮转;空间的变化体现在万物生灭、三维和质量密度度量的增减变化;通过对时空的观察,中国人很早发现了“轮回、周期”的规律,对外部世界的研判始终着重于具备这种规律的“活体系统”,而不是简单的“物质”。

天干、地支符号系统也是围绕“活体系统周期变化规律”这一主题建立的,题主所问得“计算”问题,只要找到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即可,之后六十甲子依次顺排,周而复始、永无止尽。目前可见的干支历法最早实物是殷墟出土的“六十甲子表甲骨”,可以看到“子”、“巳”的写法并不是今天我们见到的,这说明古人对于“活体系统”的规律总结发生了变化,实际上《易经》也是如此,卦辞、爻辞、卦序一直在变化,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各种“数术”之中,从理论构建的“理”落实到实践方法的“术”,经历漫长的调整修改过程,称之为“占验”。

简单说一下在数千年占验过程中,中华文明对“时间、空间”的认知,之后就能明确干支历法的起点了。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描述的是“天”,目前各种数术范式古籍中的通行解释是:甲象种子(壳)、乙象发芽乙乙难生(屈曲生长)、炳燃生发、丁象果实、戊象六龙盘纽(根系)、己象土层(深入扎根)、庚象摘取果实(果皮厚-成熟)、辛为果实涩味、壬象大腹(吃如腹中,又通妊,腹中孕育)、癸象水流汇聚(酝酿新生),是一个植物(木行)系统的一个生命周期;也有用“天有十日”这个说法解释的,说是一个日周期的十个阶段、十种“日象”;可以肯定的说,都是后世附会的,但十天干是标识“天”对某种“活体系统”的周期性影响是肯定的,而十个符号未必来自同一种系统。

如上图,第一个干支组合为“甲?”,地支之首原本是巛、卤、儿的组合,这个字也读“子”,卤即卤门,婴孩没闭合的颅骨缝隙,“巛、儿”分别是头发、双腿之象,这是一个小孩子,有头发和双腿。而真正的“子”则在现在“巳”的位置,与“甾儿”那个zi的区别在于,“子”的本义是“胎儿”,双腿合并;“巳”则是卵生之胚胎;这两个字都是“先天”的意思,胎儿没有脱离母体、胚胎没有孵化之前的状态,一个生命有了“物质的形体”但还不是真正的“活体系统”,生命处于“有无之间”、生命历程“将始未形”;注意这个认知,这是中华文明对于“生命周期”、“生、死、时、空”规律的重要研判,可以说之后的所有数术、中医内容都与此有关,这个观念的形成体现在干支历法的符号调整上。之后,这种时空状态将成为阴阳五行论研判外部事物的切入点,人的“八字”即生命处于这种“有无之间、将始未形”的象义。

回到十二地支,它与天干一样,标识了十二种周期阶段,以抽象的阴阳“炁”特征描述的:

子为胚胎即生命的物质初始,本身不具备“复杂活体”特性,在母体之炁中孕育;丑通纽,为阴阳交驳,复杂系统涌现出“浮于物质以上的规律”,进入了变化秩序不断地动静、聚散的状态,成为了能够自组织、自演化的“活体”,即婴儿初生的状态;

寅、卯都是“炁”的来源门户,寅为地行气、卯为天行之气,即生命的天门地户,阴阳交驳、五行流转方为活体,否则为死物;

寅卯为气之出入、辰巳为气之动静(升降、消息),辰即振、震,为动;巳为蛇、为卵生,静中有动,阳藏于阴之中;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由动到静完成了某种“运行、变化”、某个事实秩序发动并完成后归于静;阳是动因,产生类聚的秩序倾向;阴是目的因,承载、保聚了阳的运行效果;阴阳为聚散,是变化秩序倾向的聚散;变化发动、变化终成,秩序聚散之间事实发生了变化。一颗蛇卵发生振荡、破碎,小蛇诞生,物质集合涌现出了超越物质的生命体规律,物质性没有变化、能量守恒,阴阳之气的交驳使“活体系统”诞生,这个活体系统就是生命,它能够自组织、进化、新陈代谢、意识、灵感、主观反应……具有了超越物质性的属性。

午者,啎也,忤逆、交午之意;未,木之多枝、繁茂之象;辰、巳说的是阴阳效应,变化秩序的规律;午、未说的是阴阳交驳的状态特征和事实成果----相反相成、共同确保“事实”;没有“阴”保聚终成的事实变化就会无目的、混乱、横冲直撞,即所谓“阳亢”;而没有动因的某种秩序倾向不可能形成“事实”;阴阳必然同时发动,动因产生,目的因必然确定,这意味着“可预测”!

申,神也;酉,原形象盛酒的容器;描述阴阳交驳的事实成果,造化神妙、在原有物质性基础之上的发酵改变;还是形而上、超越物质性的事实结论;

戌,滅(烕)也,戌为土为火墓,故滅(烕)为戌加火,阳气尽;亥,亥豕两个字同一,甲金文字形镜像,甲金文原型看不出涵义,造字之初应为会意字;《说文》称亥为被人搀扶的孕妇之象,小篆字形也确为二(天)下两人并立、其中一人大腹,而且符合“家”字的含义,“室内(宀)俩人孕育生命”自然是家。至于“豕=猪”的含义,那是秦代以后十二生肖确立,亥对应猪的原因,现在有人解释为“家中有猪才是家”是本末倒置的!戌、亥讲的是阳气耗尽,一个生命轮回完结,紧接着孕育新生,酝酿下一个生命轮回。

以上,是天干地支作为时空标识具象化符号的深层含义,在起源于上古文字体系从“文”到“字”之间的某个历史时期;将其应用于历法则是由黄帝大臣大挠氏整理规范,作为一种“术”至少占验至商代;这套符号不同于数学坐标标识,还具有“义”,是我国特有的“时空统一表述”体系,其背后是“象义思维”,已经具备阴阳五行论的基本概念和认知,是后世数术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

既然天干地支具有“周期”的含义,那么一切周期之始就是“甲子”,一切时间单位的划分均应以60或60的倍数为周期,这就是历法的基础,天文观测也符合这个规律;万事万物的周期必然是60的约数或倍数;最常见的事物变化周期是一数周期、二数周期(四)、三数周期(六)、五数周期……60的以内的质数约数,这就是数术周期的基础认知。

按照这个逻辑,古人认为一切事物周期的起点相同,由于周期数各异,造成了万物差异性,即“六时位成、各正性命”;“各正性命”是怎么“各”?由《易经》按照阴阳结构,将万物划分为两类、四类、八类……六十四类,即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既然差异性是“六时位成”,那么由六爻卦象作为最细致的划分层级即可;那么,某个层级各种卦象是如何变化的呢?就是五行论,“变化”只有五种状态----“屈曲生发、附离上炎、爰纳稼穑、收敛从革、流动下沛”,五行与阴阳本质相同,阴阳交驳就是五行流转,阴阳同时发动、五行亦然。

历法和天文密不可分,阴阳五行对应天体为日、月、太白(金星)、荧惑(火星)、岁星(木)、镇星(土)、辰星(水),合称“七政”,“天”这个系统的运行周期就应该是七政周期的公倍数,那么宇宙起源、万事万物的周期起点------“太极上元”也就能推算了,这才是干支历真正的起点,第一个甲子。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