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萃升之道
第四十五卦45萃卦
卦图:
象辞: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戎不虞。
卦辞: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彖传: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爻辞及其象传: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九四:大吉无咎。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一、卦图破解
(一)卦变与天时
《萃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观卦》先变为《萃卦》,然后《萃卦》再变为《习坎卦》。
《萃卦》的天时体现在《观卦》上,其天时为戌。“戌”代表一年当中的季秋之月,节气为寒露、霜降,戌正即为霜降日;“戌”亦代表一天当中的黄昏之时,时间在19-21时,戌正即为20时整。
《萃卦》就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而言,则当在原始社会末期,世袭王权产生之前。季秋之月,草木之终,象征原始社会的终结;萃,聚也,象征阶级的分化和以阶级为基础的人类组合;“王假有庙”象征随着私有化的发展,父权家长制的产生,家天下的格局呼之欲出。“庙”是私有化后宗族制象征,是我国祖先崇拜的产物。《萃》道亲亲,聚以为家。立庙以尊祖。《易·系辞传》开篇言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阶级产生后,人群不再以氏族划分,而是以阶级划分,社会成员也不再是平等关系,而有了尊卑贵贱的等级化分,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全集》)
季秋之月,北斗星柄指向正西偏北,五行属金而渐生水,人道重义而渐生智。西北方位,是后天八卦(时间八卦)的乾位,“乾为父”这也正好与“父系社会”相吻合;“乾为战”,这也正好反映了父系社会末期,原始共产制和日益明显的私有化之间的矛盾,人人平等的氏族社会结构和日益分化的阶级差别之间的矛盾。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萃卦》之象为“泽上于地”,“泽”就是利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剩余产品,“泽上于地”象征利益的分配问题日益突现出来,这是阶级产生的基础。天下为公,义也;天下为私,利也。为利而战,生智也。
《萃卦》最终会变成《习坎卦》。“坎为险”,习坎者,重险也。这充分说明,在阶级分化的过程中,权益的争夺是十分激烈的,也是十分凶险的。我国古代传说的“禅让”制度,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像传说的那样温情脉脉,那只是权力争夺的一种平衡状态,是王权世袭制的一种过渡状态。韩非子就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韩非子·说疑》)当时的实际情况,当是唐尧要求其子丹朱成为他的后继者,虞舜则在“禅让”的幌子下,使用强力夺取了最高统治地位。后来,虞舜也要求其子商均继承,禹又凭借他的权势和威望直接代替了虞舜。这样,丹朱和商均就都被诋毁为“奸子”。直到禹死后,才由子启继立,实现了“家天下”的制度。启的继位,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对,启亲领大军讨伐,才最终巩固了王权。所以事实说明,无论是禅让制,还是最终确立世袭王权,强力在实际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二)交互卦及其内涵意义
《萃卦》的交互卦为《渐卦》。
《渐》之为卦,上巽下艮。“巽为长女”、“艮为少男”,少男、长女结为夫妇,类似于“童养媳”一般的婚配形式。男女之事,男为主动,少男年幼,不懂男女之事,故少男长女,则男女之事不成,男女之事不成则虽有夫妇之名,难有夫妇之实,需待时而渐进也,故《杂卦传》云:“渐,女归待男行也。”《渐卦》的交互卦为《未济卦》,故《渐卦》的实质就是事未成,需待时而渐进也。
《萃卦》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状况,当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私有化程度不断加深,阶级已经产生,但王权世袭制却并没有最终确立,“家天下”的局面还没有开始,我国的文明时代的历史还没有开启,故《萃卦》的本质也是事未成,需待时而渐进也。我国古代的“禅让制”,是家族力量薄弱,不足以形成专治的情况下,从而只能选贤任能,被迫禅让的一种常态。只有家庭势力足以强大,形成王权专治,才能把“禅让制”过渡为“王权世袭制”,王权世袭制是“家天下”的基础,也是我国文明时代历史开启的标志。
《渐卦》之于《萃卦》的内涵意义就是;事未成,需待时而渐进也。《萃卦》之未成之事,就是指王权世袭制还没有最终确立,“家天下”局面还没有最后形成。《象传》解释《萃卦》九五爻辞时说:“萃有位,志未光也”。所谓“志未光”就是指虽居王位,却不能王权世袭。王权世袭,乃九五之志也。(三)综卦及其互补意义
《萃卦》的综卦为《升卦》。
《易·杂卦传》曰:“《萃》聚而《升》不来也”。《萃卦》的关键词为“聚”;《升卦》的关键词为“不来”。对“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但多认为是往来之来,返回的意思。笔者认为,这里的“来”是归服,顺服的意思。《论语·季氏》曰:“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不来”就是不顺服、不归化。《升卦》天时为寅,时在孟春之月,平旦之时,象征事物处于上升阶级,当其时也,万物皆奋发向上,自求高大,故不甘落后,归服于人,故曰“不来”。《萃卦》天时为戌,季在季秋之月,黄昏之时,象征事物已处于衰亡的阶段,万物皆敛聚也。当其时也,万物毕成,籽实聚,人心思归,故曰“《萃》,聚”。
《萃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观卦》先变为《萃卦》,然后《萃卦》再变为《习坎卦》。“坎为水”,水趋下,故聚。《升卦》是由《临卦》变化而来,《临卦》先变为《升卦》,然后《升卦》再变为《艮卦》,“艮为山”,山言乎高,故升。升者,登也,登高则不甘人后,故曰“不来”。(四)错卦及其否定意义。
《萃卦》的错卦为《大畜卦》。
《大畜卦》是由《泰卦》变化而来的,刚自外来而居于上,有引进外来人才而重用之的尚贤、养贤之象。故《大畜卦·象传》云:“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所谓“不家食,”就是指引进外来人才,养客卿。古代秦国对引进外来人才,畜养客卿最为重视,得天下贤才而重用之,乃至形成专门的客卿制度,客卿制度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萃卦》讲的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庭观念也越来越强烈,先王们亦极力想把王权私有化,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把“公天下”转化为“家天下”。《萃卦·卦辞》所谓“王假有庙”、“用大牲吉”,充分体现了私有观念和人道亲亲的深入人心。《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型),礼俗刑然后乐。”《萃卦》之“王假有庙”、“用大牲吉”,乃以收族为意。所谓“收族”,就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来团结族人。陈澔集说:“收,不离散也。宗道既尊,故族无离散”。宗庙立,大牲祭,以团聚族人也。
《萃卦》以收族为意,团聚的是本族人,而《大畜卦》以养贤为意,团聚的是外来人才。故《大畜卦》之于《萃卦》的否定意义在于:《萃卦》之聚,聚的是本族人,而非外族人,《易·系辞传》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假有庙,聚族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