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2月29日电(记者 周润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12月30日将迎来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俗称“腊八”。从这一天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萧放介绍,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腊日是上古重要的年终祭祀日。腊日起初并没有固定时期,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
吃腊八粥是腊八节的重要习俗。在民间,有不少腊八粥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佛教中的“牧女献乳糜”的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腊八节这天吃了牧羊姑娘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八节这天就举行诵经活动,并煮粥供佛,施粥惠众。所以“腊八粥”又被称为“佛粥”。
另有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饥饿难耐,将乞讨来的各色米豆混在一起合煮一锅粥食用,民间认为食用这种粥可以带来好运,所以演变成俗。也有分析说,腊八与冬至日期相近,中国古代冬至有以赤豆粥祭神习俗,腊八节吃粥很可能与此有关。
萧放表示,腊八粥作为节令食品最早出现的时代很难确考,但从文献记载看,隋唐文献中找不到有关腊八粥的记载,宋朝之后却屡见于史籍,可见腊八粥至少在宋代已经十分流行。明清时期腊八节,无论寺院、宫廷、民间都吃腊八粥。如今,每到腊八节,常有寺院施粥,如杭州灵隐寺每年都给养老院馈送腊八粥,让传统节日充满了爱的温情。
“吃罢腊八粥,就把年来盼”,一碗寓意着圆满富足、吉祥健康、万事周全的腊八粥不仅驱走了寒意,更蕴含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与幸福的滋味。
“腊八是农历大年的起点,民间说‘报信儿的腊八粥’。人们从腊八开始就为新年的到来进行物资备办与环境清洁,同时也以聚欢、慰问等方式温暖人情关系。”萧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