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古诗词中仲冬别称,有子月冬月葭月畅月,还有哪些?

公历十二月对应农历十一月,你知道农历十一月有哪些美丽的别称?

公历的十二月应对农历的十一月,前后相隔的日子不会太远。这是公历的岁末,又是传统冬季的第二个月。此时气温更加走低,北方会有大雪降临,黄河封冻,白雪千里,就算是长江流域,江南一带,也会感受到冬天的低温寒冷,霜重雨寒,或有小雪。

但是这个月同样是太阳南行到南回归线开始折返运行的时期,一种阴极阳生,一线明丽的春意,在阳光里浮动,这个月既寒冷,又美丽。

那么诗词中,农历十一月,有哪些美丽的别称呢?

一,仲冬

这是按照十一月是冬季第二月排序而来。仲就是排位第二的意思。

“星昴殷仲冬,短晷穷南陆。

柔荔迎时萋,芳芸应节馥。” 南朝宋 · 傅亮《冬至 》

这首诗其实很可爱,是我目前看到的最早的写仲冬和冬至的诗,写得相当大气。

那天上的昴星出现在黄昏的天空时,就是仲冬的冬至到了,一年中最短的白天就过去了,因为太阳会再次回归,一天比一天白天长。

那柔韧的荔草,在这样的冬天探出碧绿的嫩芽,居然开着芬芳的花朵,对应着仲冬的冬至。

所谓乐观的人,眼中看到的永远是萌动和生机。连仲冬都这样明丽清新。

二,子月

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的历法知识,因为子丑是古代的一种时间记录法,子月正好排序在十一月。

而且周朝是以农历十一月为一年的开始,所以子月排在最先。

“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

御苑雪开琼树,龙堂冰作瑶池。

兽炭毡炉正好,貂裘狐白相宜。” 唐 · 刘蕃忆长安 十一月

“上元二年建子月壬午朔,上受朝贺如正旦仪,以其月为岁首。”

唐高宗时代,对于传统的仲冬的冬至节非常重视,所有的官员都来到了皇宫,此时正是一场大雪之后,皇宫的御花园玉树琼花,池塘都结冰,大臣们一排排一对对穿着貂裘进入大殿,大殿里面烧着冬天的炭火。

这样的天气,帝王肯定不能去郊外祭天,改在了室内,皇帝接受百官的朝拜就像春节一样浓重和热闹。这是延续着古老的以冬至作为一年开始的精神传统。因为冬至节代表太阳回归,而皇帝则是太阳神的化身。

三,冬月

因为冬至曾经在周朝是一年的开始,所以农历十一月叫作冬月历史悠久。

而且冬月特指的就是农历十一月,而不是十月或者十二月。因为十月叫作孟冬,十二月叫作腊月。当然现代人可以泛指冬天的三个月。

“江天寒意少,冬月雨仍飞。

出户愁为听,从风洒客衣。

旅魂惊处断,乡信意中微。

几日应晴去,孤舟且欲归。” 唐 · 张鼎《江南遇雨 》

这首诗写的是仲冬这个月,在江南居然没有雪,已经冬月里,还下的是寒雨。

这样的雨其实比雪更冷,因为湿气重,而且风雨交加,沾湿衣裳,用现代的话说,大风,有雨,比单纯下雪更容易造成失温,引发疾病和死亡。

自然心情不会好。在江南滞留多半是在船上,浪高风冷,比天寒地冻更惊魂可怕,在这样的风险中,连家乡的书信都起不到安慰作用,只想快点离开这里。

他盼望着天晴,盘算着天一晴就赶紧回乡。

这首诗让我觉得真实。因为他肯定是北方人,此时北方下雪,反而不会有南方这种冰冷潮湿的阴冷。真是古人诚不我欺也。

四,葭月

实际使用蒹月,是宋朝才开始的。

一来宋朝皇室仍旧维持着葭灰占律这种古老的仪式,以表明皇权。实际这是古代一种非常不科学的迷信,但是因为和历法制定相关,这仪式有着信仰的功能。

二是因为,农历十一月江南水边的芦花虽老,然而新的芦苇在水中俏皮发芽。

“君须记,葭月前,菊月后,

歌以诗,侑以斗。

此日共称觞,频年齐拜手。”章甫 〔宋代〕蔡母许孺人寿歌 其一

用葭月来代替十一月,避开了冬天给人的寒冷,有着蒹葭出水的清新,多用来祝寿和恭贺这个月出生的小孩子,宛如蒹葭才出青青草,无限风光看后头。

所以这里的葭月,不是指芦花,而是特指一种如小蒹葭的新生。

五:畅月

《礼记·月令 》里说。仲冬这个月,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比如很多虫子会冻死,很多瘟疫流行,所以这个月一定要保养元气,充实身体,好好养着,让身心自然舒畅,所以叫做畅月。实际上也是一种强调保养防止疾病的提示。冬天还是那个冬天,就看你怎么对待。

“入夜朔风烈,出门黄叶深。

霜曦开畅月,雪蘤动阳林。

冬暖儿童色,时和父老心。

百年吾此日,乘健数经寻。” 南宋 · 陈杰《冬晴散步》

夜晚那是北风吹,出门那是黄叶堆门。

但是仲冬的美在于只要天晴,那霜雪很快融化,好一个让人舒畅的冬景。

冬天暖和得像孩子的脸色,那太阳和煦像父老慈祥的心地。

我要乘着这难得的晴美,趁着身体健朗,要多动动,走他个几百米。

那么农历十一月还有哪些美好的别称呢?这就需要大家一起去寻找追忆,但是太冷僻的就不要哦,该放在故纸堆的,没有活力的,咱们就不用。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