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太极拳拳理源于无极,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古今太极名家在其拳论中常引用这样两段话,“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极面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同时拳家往往还配上太极图,借以阐述拳理、拳法,认为:“易者也,包罗万象者也。”而其扼要之哲理,不出太极一图。太极拳所言阴阳、虚实、刚柔、动静、开合无不含于此图中。太极拳在内功修炼和拳术练习中,运用太极图说明拳理、拳法的其流传式样多种多样。

一、古太极图一种称为“古太极图”的式样,它出现得较早,是一种宏观的模式。

此图如在周围配上八卦的各卦分布,即为“太极八卦图”。图中所示:图中黑的部分为阴,白为阳,两条阴阳鱼代表了生生不已的运动;白中有黑点,黑中有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中间“S"形线为太极线,象征平衡和谐的状态;两阴阳鱼环成一圈,表示阴阳共处一体,互相生成,互相克制,互相转化,此图又俗称“双鱼形图”。

其实,此图以表达太极拳理、拳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拳家认为:"除可表明双搭手时阴阳、虚实、盈缩、进退外余无可取。”

二、周氏太极图

另一种太极图式样为“周氏太极图”。“其图所具之理甚奥,几尽可为太极拳者所取法焉”。此图也称为“无极图”。

周氏太极图是宋代著名学者周敦颐根据陈抟所传的无极图和道教的太极先天图修订而成,并作有《太极图说》加以说明。此图详细描述了万物生成、发展的过程及内在规律,其中揭示的人体内部的运动机制,为古今拳家建立太极拳理论所借鉴。此图共分五层第一层,圆形。表示“无极而太极也”。其中心泰然,抱元守一,作虚空相,可谓无极也。其意示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茫茫宇宙。而动静、阴阳、刚柔、进退已悉具其中,实万有之母也。体现在太极拳上,即拳势未始之时,抱元守一,浑然无物中始孕育着阴阳变化和太极拳势的独有特征“圆”。

第二层,中分圆形为二,阴阳、虚实各得其半。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者,即指“阴阳”也。太极拳动静、刚柔、进退、虚实、开合等,可概言“阴阳”二字。拳论说:“太极两仪,天地阴阳,开合动静,柔之与刚。”此喻拳之柔中隐刚,动中守静,互为其根也。

第三层,五行,火、水、木、金、土也。五行结构为宇宙构成万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使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按五行规律运动。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关系,其内涵:“水润下,火炎上,木曲直,金从革,土稼穑。”喻太极拳之五步(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就其阴阳互变而言:如水根于阳火根于阴,喻进极思退,退极思进;木性曲直,金性从革,喻拳运劲时屈伸开合、粘走、随抑;土性稼穑,万物生于土,而位又居中,喻其中定不离位也。太极推手时,喻掤、捋、挤、按,互为生克。

第四层,圆形。喻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此层为“无极图”的核心内容,是道家内丹理论的主要观点“顺者生人口逆者成仙”。喻逆呼吸是太极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打通“大小周天”的不二法门。第五层,圆形。喻物,万物化生。言无极二五,聚则成形,感而遂通,化生万物。即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何为道,谓日无极;何为一,谓曰太极;何为二,谓曰阴阳;何为三,谓日三オ,为之上、中、下是也。人,生于天地之间,人、天、地三者合一,即为三オ。其揭示万物生成、发展过程及内在规律,故拳之所以日太极,其内涵是以天地运化之机来揭示人体内部的运动机制。正如古人所言:“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阴阳刚柔之分处,即动而生阴阳,静而生刚柔。

三、太极拳拳理源于“无极”之原因

从宋人周敦顾所画的太极图证实,太极拳拳理源于“无极”,其因至少有个三个方面:

其一,古人用一“中空圆圈”表示“无极”,正好符合太极拳的基本特征一“圆”。太极拳动势、成势之时非圆即弧。“无极”即示天地未开,阴阳未分,混混沌沌之宇宙。体现在太极拳上,在拳势未始之时,心静如水,抱元守一,浑然无物,而身体内部却孕育着阴阳变化。可以看出太极拳圆与弧的连绵,大圈小圈的变化,均是“无极”的形象体现,其源来自那个“中空之圆”。陈鑫说:“无非一圈一太极”,“不明此,即不明拳”。

其二,“阴阳学说”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拳论云:“练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阴一阳之谓拳,其妙处在互为其根而已。”天地是一大宇宙,人身是一小宇宙。“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一升降,太极相生,相生相成,周而复始,不失于道,而得长久。天地行道,万物生成”。此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都是由一阴一阳的变化而产生。而人的内部运动机制也离不开阴阳。黄帝内经)言:“天地合气,命之日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太极拳根据“阴阳运化之理”,太极每一势,阴阳无不存乎其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偏或正,或前或后,全体身法无不俱备。其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即太极拳之本然”。太极拳的动静、刚柔、进退、开合等都是阴阳变化的表现,这在太极图之阴阳互动、五行相交中均能找到答案。例如:五行之中水属阴,火属阳,水柔火刚,故太极拳之“刚柔相济”与道家内丹“心肾相交”是相通的。

其三,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是“虚无”“回归无极”,太极拳的最高阶段是“形归无迹”,两者殊途同归。道家炼丹术的核心理论是“顺者成人成物,逆者成仙成佛”。炼丹之途须经“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道家认为“还虚者复归无极之初,以完本来之性体”。而太极拳从初级到高级阶段,也完全是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方可达到“形归无迹”的最高层次。拳家认为,大道无形无象,一切生于无,一切又归于无,有了“无”,其作用是无尽的。

所以拳论云:“太极之理,发于无端,成于无迹,无始无终。”太极拳练到最高层次,犹如道家“还虚”,因而拳论言其状“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全身处处都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这就是太极拳家终身追求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最高境界。“拳虽小道,所谓即小以见大者”矣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