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所以被奉为普世的经典,正是因为她一言万端,囊括了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等等内容。
道德经《道德经》中的“一二三”
“一”就是“道”。“道”是世界本源,是“周行不殆,独立而不改”的,是鸿蒙未开前的混沌状态。她的状态和特性是: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听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这里面的“一”就是“道”。她的样貌特性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她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恍惚”。21章还说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
这个恍惚叫啥名称呢?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为何不给他起个名字?因为他无形无状,惟恍惟惚,没法起名。
但是这个“一”是万事万物的起源,是宇宙中的“唯一”,它不以任何事物为存在依据,是“天下之母”“万物之宗”“万物之奥”“象帝之先”。没有“一”这个天地万物的老祖宗,就不会有天地万物和人类。
“二”就是阴阳,是天地,是乾坤。“道生万物”是一个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的派生过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道在无始无终的演化进程中,产生了混沌一体的“一”,这个“一”是阴阳合体,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因为有了阴阳,才具备了“生”的机能和可能。但是阴阳这个“二”并不能直接产生万物,它需要一种运动,通过这种运动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这种运动就叫“和”。“和”是一切物质和生命产生的必要动作。
万物负阴而抱阳
《道德经》第2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中虽有阴阳,是一组对立的物质,但若不能互动,不能“和合”,这种对立便不能转化成新的动能,产生新的物质。“和”是指有差异的相互依赖而存在,没有差异便没有存在。于是阴阳二气互动互化,互相冲突交和而成为均匀的和谐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物质。
“三”是天地万物的初始态。因为有了阴阳,有了“冲气以为和”的运动,这就为“三生万物”具足了条件。“三”预示着万事万物的形成。但它不是万物之宗,他的意义在于“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于“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用于说明万事万物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生演变过程。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二三的关系是:一为万物之宗,二为变化条件,三为万物开始呈现。因为有了“一”这个阴阳合体,才有了“二”这个混沌的分离,也才有了“三”这个缤纷的世界。
一二三的人生智慧
一即是道,道即是一。一有“有”“无”两态,一有阴阳两面,“无”中蕴含无限的“有”,“有”是“无”中有限的“显”。有无同出于“一”,“同出而异名”,只是名称概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只是人们太着相,太我执,认准一头,忽视另一面。
阴阳互化
我们总是喜欢比较,在比较中寻找不平衡,为自己制造烦恼与不足。狂妄自大的人只看到别人的无和自己的有,却看不到别人的有和自己的无;自卑的又走向另一极端,只看到自己的无,和别人的有,却看不到自己的有与别人的无。于是,烦恼生而浮躁显。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善恶与美丑,长短与高下都是对立统一于一个事物本身的,宇宙之中,除了“一(道)”是独立不改的,万事万物都是两两对出的,没有一样好的或坏的东西单独出现,因此,当我们认为“无”或者“难”,或者“不行”的时候,一定会有“有”“易”和“能行”的一面存在着,那些被我们认为很难,难到无解的问题,不一样都得到解决了吗?解决的快与慢,完全取决于自己执着于“难”的程度,以及转变观点的快慢。
有无相生
转变说起来易,其实不易。这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经得多了,固执的成分减少了,转变的就快。
从一到二再到三,就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是积累和发酵的过程。荷花定律讲的是一池荷花,每天都以倍数的速度开花,到了第30天时,满池荷花全部绽开。那么第几天它开了一半?
荷花定律
不少人会以为应该是第15天。其实不然,应该是第29天。这说明,成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做一天就有一天的成效,它有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过程,功亏一篑的原因恰恰就在于“行百里者半九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看不到希望就放弃了,只有那些少数坚持的人,才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说明,最后一步的执行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