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方法指导: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象延伸+局部细写

记叙文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文体,优秀的记叙文,无论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所谓人物形象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那么,如何分析并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概括内容具体化

方法指导: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象延伸+局部细写

[例如]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步步追问:小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瘦法?穿得怎么个差法?

[修改]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二、抽象概念形象化

怎样做到由不具体、不生动到具体、生动,可遵循如下程序:

“有什么”是叙述,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把描写对象、主人公叙述准确。

“怎么样”是刻画、描摹,它起的作用是“清楚、细致”。最好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描写对象、主人公的特征、动作、细节。

“像什么”是比喻,它的作用是使描写变得形象。

复杂场面中重点内容要详写。

[例如]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

“太阳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三、自然景物人格化

写景,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其次,明确写景的目的,写景抒情,当重在想象之景,重在情绪之景。有了合理的想象和作者情绪的调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才有所依托。

[例如]老舍《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四、观察角度多样化

1、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看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什么?嗅到是什么?摸到的感觉是什么?这样细致的观察就不愁写不出具体生动的文章来。

[例如]朱自清的《春》里面描写小草的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赏析] “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是它的情态,第一个角度;“嫩嫩的”,质地,第二个角度;“绿绿的”,颜色,第三个角度;“一大片一大片”是第四个角度,数量。

2、 观察点要变化

近看是什么形象,远看是什么形象,动态的观察与静态的观察所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

[例如]杜甫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细雨落在水上,水面上有一个个水泡,鱼儿在水泡中跳跃,如果是大雨,鱼儿就不会这样;燕子体轻,只有微风,它才会借着风势飞行,如果是大风,就不成了。

3、虚实相映,扎实灵活

“意到笔不到”。这是我国古代画论中的一条原则。其高明之处在于笔墨没有用足,没有用满,而意蕴已出。这是一种游刃有余、以少胜多的境界。有些文章,花费大量笔墨来追求事物表面的真实和全面,其形象却仍然干瘪单薄,其原因就是没有在“意”上下功夫,而有些作品在表象上所花笔墨甚少,甚至故意隐去和淡化了那些原本可写但于“意”并无多大意义的“形”。更有些作品,描述对象好像在作品中消失了,然而通读文章,却又十分真切地感受它的存在。这种写法被古人称为“形虚而神凝”。

[例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有关月色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月而偏不言月,但“积水空明”比“月色如霜”之类的描写要更加清明澄澈,更加传神。这种高明的手法,似乎特别适用于今天这个传媒高度发达的影像时代。

五、显示过程动作化

所谓动作细节描写,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进一步讲,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等等,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记叙了当年他和父亲在浦口东站相别的情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六、心理描写多样化

当代文艺评论家侯金镜先生说过:“文学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人们生活中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而是告诉人们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就要揭示人的心理世界、感情世界,用以影响读者的心理世界和感情世界。”“文学如果不能描写出人的心理活动,就没有文学。”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描写,它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直接心理描写:心理剖析、内心独白、情绪直感、梦境幻觉

1、内心独白式

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例如]“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这是《最后一课》中一个失去了自己国土的儿童——小弗朗士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珍贵。心理描写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2、 梦境式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幻觉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是思想意识的变形图画。幻觉是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文章的主题。因而描写梦境和幻觉实在是透视人物心灵隐秘的一条通道,一条捷径,它是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

[例如]《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鲁迅先生通过幻觉,描绘出自己对先生的无比思念和无限敬仰之情。

间接心理描写:表情、动作、语言、景物

1、神态表现式

[例如]在《故乡》中鲁迅先生这样写中年闰土的神态: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分别十几年的儿时伙伴相见,理应有说不完的想念之言,道不尽的欢快之情。但是,中年闰土与“我”相见之后,“欢喜”同时现出的还有“凄凉”。这是因为中年闰土的头脑中烙上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印记———儿时的朋友决不能与今天的“老爷”划等号,所以开始不敢作声,后来又恭敬地叫了一声“老爷”。闰土乍见儿时伙伴的喜与哀、酸与苦以及精神麻木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准确的神态描写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2、语言表现式

古语云:“言为心声。”人物在不同的场合说出不同的话,恰恰透露出人物真实的内心。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是这样通过语言来对比刻画“母亲”的心理的: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母亲回来了。……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前后两次截然相反的话语,表现了“母亲”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心理特征。

3、动作表现法

俄国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如]“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

这是《范进中举》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为因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女婿治疯,打了他一个嘴巴,那细微的动作“颤”,则将此时胡屠户的恐惧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4、神态、语言、动作表现心理

[例如]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这是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韩麦尔先生内心难以言状的悲痛和愤懑,通过他痛苦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刻画,使爱国主义的激情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共鸣。

5、环境衬托式

“一切景话皆情语”,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对声音、光线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感受。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例如]《社戏》中,鲁迅先生是这样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我”去看戏途中的心理的: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

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对田地里碧绿的豆麦、水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星星点点的渔火、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宛转悠扬的歌吹作了尽情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形象地衬托出了“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七、共性特征个性化

在《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这是真正的写作经验谈!人物的个性就是人物的眼睛,人物的“眼睛”是一扇照亮整个人物的明窗。如何表现人物的个性,让这扇窗子明亮呢?把笔墨集中在能表现人物个性的事件故事上,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人。从写作角度讲,学会描写、渲染,尤其是学会抓住心结,是凸显人物个性的最有效地方法。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