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易学的起源(五):筮卦与断卦

第五节筮卦与断卦

 

易学就是筮卦的学问,《周易》也是筮卦的筮书,所以要真正了解易学、读懂《周易》就得明白古人筮卦是怎么回事,至少要知道他们是怎么操作的,也就是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关于古人筮卦的方法,《系辞上》上有明确地记载,说: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撝以象闰,故再撝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1]

这种筮法是秦汉间流行的,大概只是先秦筮法的一种,即《周易》一派的筮法。前面的讲座里说过,《周易》的筮法是战国时代经过改革精简后的一种筮法,先秦时代一定还有许多不同操作方法的筮法,包括那种正统的用爻象的筮法,可惜现在都不能知道了。

《周易》的筮法虽然经过了简化,可它的筮卦的操作过程仍然非常麻烦,需要经过三变成一爻,十八变而成一卦。台湾学者孙振声先生在他的易学著作《白话易经》的《序论》里,对此筮法的操作方法做了详细全面的介绍,[2]当然他介绍的是汉代以后流行的筮法,分为“正式筮法”和“简单的筮法”。

为了让大家知道古代筮法的情况,这里只把孙振声先生介绍的“正式的筮法”的大致过程结合我看到的一些资料,总结一下写在下面,比较繁琐复杂,可能看着会眼晕,大家愿意看的可以看看,不愿意看可以忽略掉这一节。

不过我要说明的一点是,大家如果想真正的了解《周易》,不了解筮法,那是空口说白话!所以我这里也就不厌其烦地说说,只是纸上谈兵,如果想真的明白或记住,只能自己找50根竹签实际演算试试。当然也可以用别的东西替代,比如我最早演算用的是50根火柴棍,也用过牙签,可惜我至今也没怎么学会算卦,用扔铜钱的六爻预测方法给人算过几次,有的神验(我自己都吃惊),有的却压根儿就不准,可能我的断卦水平实在烂得可以。

【揲蓍方法】

第一步:取五十根蓍草,抽出一根来放在一旁不用,以象征太极;占筮只用四十九根。即《系辞传上》说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有人认为大衍之数应该是五十五,因为《系辞》里也说了:“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而实际情况是,在占筮的时候是用50根蓍,置1不用,使用49根,当是取大衍之数的整数,而并非是实实在在的大衍之数。

第二步:“分二”,就是任意地把剩余的四十九根蓍草一分为二,分成两把,分握于两手,左手的一把象征天,右边的一把象征地。即《系辞传上》说的“分而为二以象两”,“两”就是两仪,就是阴阳、天地。

第三步:“挂一”,是从右手的一把里抽出一根,挂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之间,以象征人。即《系辞传上》说的“挂一以象三”,“三”就是三才,即天地人。

第四步:“揲四”,《说文》:“揲,阅持也”,就是用手成束地分数蓍草的意思。放下右手的蓍,用右手数左手的蓍,每四根一数,代表四季,即《系辞上》说的“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分到最后剩下来的蓍,必须等于或小于四的,把此剩下的蓍草夹于左手无名指和中指之间;然后再用左手数刚才右手的那把蓍,同样也是四根一数地分数出来,最后剩下的也是等于或小于四,把此剩下的蓍草夹于左手中指和食指之间。

第五步:“归奇”,就是把两堆剩下少于或等于四的夹在手指的蓍草合到一起,放在一旁,这个数字必定是九或五,象征闰月,即《系辞传上》说的“归奇于扐以象闰”。“奇”就是余数,扐音勒,意指夹在手指之间。“五岁再闰”,五年有两次闰。“故再扐而后挂”,所以再来一次。

上述的“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个步骤在《系辞》中称为“四营”,即四次经营,一个“四营”只能称为“一变”,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称为“一易”,就是一次运算,在前面已经说了。但是“一变”还不能起一爻,还要以同样的步骤再运算两遍。

第六步:再进行一次“四营”的步骤,就是作第二变。第二变是用第一遍最后剩下的那一些蓍草,是四十根或四十四,同样要经过“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个步骤再演算一遍,这是第二变。第二变得出的数字必定是八或四。

第七步:第二变之后再来第三变,就是把第二变归奇后剩下的那一些蓍草,可能是三十六根,也可能是三十二根,同样要经过“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个步骤再演算一遍,得出的数字必定是八或四,这是第三变。

这样一共演算了三遍,就是经过了“三变”,每一变都要经过“四营”四步操作,三遍共十二步,就得出一个爻,就是六爻最下面的那一爻,称为“初爻”。第一变余下的是九或五,第二、第三变余下的都是八或四,九与八是多数,五与四是少数。

然后再重复上面的过程五次,共经过十八变,才能得到六爻起成一卦,这就是《系辞》中说的“十有八变而成卦”。

那么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什么它称为“爻”,《说文解字》里说:“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许慎的意思是“爻”就是相交的意思,其字形就是象易卦六爻的头部相交,这种说法不那么可靠,易卦的六爻头部哪里有相交的样子?不现实嘛。其实“爻”说相交是对的,它就是用蓍草或筹策交互运算的样子,运算称为“爻”,运算所得的结果也称“爻”,合情合理。

这六爻的顺序是从下往上:初、二、三、四、五、上。六爻卦实际上是由两个三爻卦组成的,下面的称为内卦,古称为“贞”;上面的称为外卦,古称为“悔”。

【记爻方法】

三变中有两次多数一次少数,即九四八、九八四或五八八时,称为“单”,也就是“少阳”,即阳爻,记为“一”。

三变中有两次少数一次多数,即五四八、五八四或九四四时,称作“拆”,也就是“少阴”,即阴爻,记为“_ _”。

三变都是少数,即五四四时,称为“重”,就是“老阳”,是阳爻,但是这个阳爻是会变成阴爻的,所以记录成“□”或“〇”。

三变都是多数,即九八八时,称为“交”,就是“老阴”,是阴爻,但是这个阴爻是会变成阳爻的,所以记录成“×”。

单、拆是少阳、少阴,不可变,称为“不变爻”;重、交为老阳、老阴,会变化,称为“变爻”。

筮得的卦称为“本卦”,变出的卦称为“之卦”或“变卦”,在古书中称为“某之某”,比如筮得乾卦,其中有初爻是老阳,会变少阴,就变成姤卦,记录就称为“乾之姤”,乾是本卦,姤是之卦。

这里要说一下为什么六爻组合在一起称为“卦”,以前学者们有各种推测和猜想,什么“挂”咧、什么“圭”咧、什么“日晷”咧,都是猜测,没多少根据。清华简《筮法》里,所有的“卦”字都写作“刲”,《说文》:“刲,刺也。”什么意思呢?

原来,古人筮卦都要进行记录的,要记录自然是写在竹简或木牍上,可在揲蓍记爻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往简牍上写,因为揲蓍是一种运算,既然是运算就会出错,出了错就得修改,如果直接在简牍上记录,错了需要等墨迹干了之后,用削刀刮削掉错字重新书写,修改非常麻烦且浪费时间。

古人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揲蓍记爻的时候,先用根尖锐的东西在地面上记录,所谓“画地记爻”,如果错了就抹掉重画,非常容易,自然也非常方便。直到六爻完成,确定无误了再往简牍上誊抄。刺土画爻就是“刲”,画成的六爻就称为一“刲”,后来因为是占卜,所以去掉了“刀”旁加了个“卜”为表意形旁,就成了“卦”字。详细的论述可参看本 里推送的《周易论解之十:说“卦”》一文,[3]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总之称易筮的六爻为“卦”并没有什么玄之又玄的高深理由,只是为了便于操作、便于使用,即实用至上,这是古人一切行为的不变法则。

【断卦方法】

1.没有变爻的卦,看卦辞占。

2.有一个变爻的卦,看变爻占。比如上面举的例子,乾卦的初爻为变爻,就看乾卦的初九爻辞:“潜龙勿用。”同时还要参照卦辞。

3.有两个以上的变爻时,看本卦的卦辞占。宋代朱熹《易学启蒙》里认为:有两个变爻时,要看这两个变爻的爻辞占,而以居上者为主;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变爻时,看本卦和之卦的卦辞占,以本卦卦辞为主。

其实揲蓍起卦不是什么难事,就是繁琐点儿,最难的一步就是断卦,可是光看卦爻辞还是无法准确地断卦,它不仅要明于易理,还需要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逻辑推演能力。过去江湖上一些算卦的都有师承,有一套书上查不到的断卦方法,全靠师徒口耳相传,也属于“法门不入六耳”,其中很多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还有好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实在没法用语言表达。

比如一些介绍算卦的书和网文里经常引用一个袁天罡、李淳风算卦的故事,大概是说:

袁、李二人看到河里卧着一红一黑两匹马,就要起卦算算哪匹马先上岸。起得一个离卦,袁天罡说:“离为火,火色赤,红马先上岸。”李淳风说:“火未发,烟先起,烟色黑,黑马先上岸。”结果是黑马先上岸,李淳风算准了。

这个故事各种书里和文里有多种版本,有的还给演绎得各种文学性和戏剧性,不知道是哪个古书里的记载,大家也都讲不出出处,我看这是瞎掰的,它的故事原型记载在《北史·艺术列传上》里,是这么说的:

又有荥阳麴绍者,亦善占。侯景欲试之,使与郭生俱卜二伏牛何者先起。卜得火兆,郭生曰:“赤牛先起。”绍曰:“青牛先起。”景问其故,郭生曰:“火色赤,故知赤牛先起。”绍曰:“火将然,烟先起。烟上色青,故知青牛起。”既而如绍言。

大概是说在南北朝时期,荥阳有个叫麴绍的人,善于占卜,大军阀侯景想试试他的本事,让他和另外一名会占卜的郭生占卜一下,卧着的一赤一青两头牛哪头会先站起来。他们是用的卜法,卜得个火兆,郭生说:“赤牛会先站起来。”麴绍说:“青牛会先站起来。”侯景问二人原因,郭生说:“火色赤,所以知道是赤牛先起。”麴绍说:“火将要燃烧的时候是烟先升起,烟上面是青色,所以青牛先起。”结果是青牛先起,麴绍算准了。那个袁天罡、李淳风的故事,应该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来的,因为麴绍和郭生两个人不出名,编故事的人就拉来两个名人顶替了原故事的主角。

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要告诉人们占断不仅要懂占卜之理,还得懂万物之理,占断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能死掐卦象或兆象。

这里看上去讲的很多,其实并不是十分详细的。更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找点相关的书看看,比如宋代朱熹《原本周易本义》的《卷末》、[4]清代王宏《周易筮述》等等,[5]作一下深入细致的了解,最好能自己亲手演算一下,体验体验古人筮卦的感觉。

有人认为筮法是来源于卜法,我是坚决反对这种观点。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会明白,筮法其实就是一种数学运算,古人把筮卦也称为“数”就是这个意思;因为筮法用的比较普遍,所以“数”就成了占卜的统称,龟卜也有称“数”的,其实龟卜和数没有任何关系。龟卜就是用点燃的楚燉灼烧龟甲或兽骨上的钻凿点,让它坼裂显现出裂纹,根据裂纹的形状、长短、宽窄、深浅、方向、墨色等因素来占卜吉凶,根本用不到数学运算,二者无论是在占卜工具上还是占卜理论上,都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此二者在一些操作程序上有类似之处,比如占断用的术语相同。还有就是卜的时候,灼龟或灼骨是从甲、骨最下面的钻凿点开始,依次向上使用,记录卜辞也是从下向上的顺序;筮卦揲蓍得爻也是从最下面一爻(初爻)开始,依次向上,直到最上面的一爻(上爻)。这可能是卜、筮的操作规程互相影响、借鉴的结果,不能说谁来源于谁。

[1]《周易正义》,清?阮元校《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80页。

[2]孙振声:《白话易经》,台湾星光出版社1981年,17-19页。

[3]王宁:《周易论解之十:说“卦”》,“群玉册府”微信 2020年5月3日。

[4]宋?朱熹:《原本周易本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700-704页。

[5]清?王宏:《周易筮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册。

 

编辑:知北游

 

Empire CMS,phome.net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