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来源始于在唐代,益州有一称为闭珊居集的乌蛮族术士,曾用49枝细竹片来占卜吉凶,这便是抽签的开始。根据西元九世纪间的《玉壶清话》记载:五代时的一位宰相卢多逊,曾在年幼时到云阳观取得一签,而后来应验一事;由于卢多逊生于后唐,他幼时废坛上已有签筒;由此推断求签的活动 迟巳出现于后唐。求签过程
�0�2
由于不同的传统因素,不同地方信奉不同的神祇、民间的庙或观的求签方式各有不同。签诗首数为一组圣签的总数。例如该庙宇若配置雷雨诗一百签则一组圣签就有一百支长短完全相同的竹片供信徒求取。
求取签诗 步骤,是施行祭拜。例如,替神佛点烛上香,行三拜九叩礼仪。叩拜后,求签信徒与神佛说明求签目的。通常求签目的可分为求财、婚姻、六甲(怀孕)、占病、批信、花喜、问事、功名、月令(本月或下个月的运势),灶君,阳居(住宅),隐穴,寻人,出外,失物,求雨。有些寺庙还有专门治病目的的“药签”。说明目的后,信徒紧接要附加一些说明,有时参杂了儒教扶鸾的利益回馈。例如:“倘能获得关帝君的垂爱,而指示弟子一条明确之路,并平安无事顺利成功,弟子将用三牲大祭答谢神恩。”[1]。此说明目的与神明商谈条件回馈的过程,部分学者认定是求签诗的必要话语。
各地区的求签方式�0�2广东和港澳
在广东、香港、澳门,信众会双手持签筒晃动,待签条掉出,得出签文。
福建、台湾
签筒供人直接抽取一支签条,福建、台湾的圣签长约40cm-50cm,宽3cm厚约0.5cm,为竹片削成,放于签筒内,从圣签签筒抽取一支圣签。抽圣签前,通常抽签者会晃动签筒,部分人甚至会故意抽取签头排列位置比较高或者是掉出来的一支。
而抽出圣签后,圣签上所刻或写的干支号码就是签诗的首别号码。抽取签条之后,祈福问事者确定此圣签为“神佛钦定”。确定方式即为掷筊。呈现一正一反的圣筊即可以认定此签为神佛认定。若非,则将此圣签放置签筒,重新再抽。也有部分信徒将其实施于抽取圣签前,也有信徒随意取消此步骤。除此,亦有相当多的道教信徒相当重视此过程,不仅郑重其事,常常需要三次,六次,九次甚至更多次的“圣筊”确定。
此确定圣签过程,若在多次掷爻后仍无法获得圣签号次,信徒 多的做法是将此抽签诗仪式从头开始。也就是重新叩拜,重新与神佛对谈。甚至在与神佛言明的条件中,“改换牲礼种类并增加供品数量”[1]
�0�2解签
所得签文即神明的指示。由于信徒看完签诗的绝句后,只能了解大意而已。若需要较为深入的解释,则需要解签。寺庙通常会有廿八组至百组签文,来供信徒抽取。除了抽取签诗的仪式大致相同之外,1950年代之后,台湾的签诗通常还普遍附有签解与附和该签诗的汉民族民间故事。比方盛行于妈祖庙的六子甲子签的第七首(干支为乙丑),签诗内容为“云开月初正分明,不须进退问前程,婚姻皆因天注定,利合情吉万事成。”
信徒看完签诗的绝句后,只能了解大意而已。以往,信徒会掷此签诗请寺庙的庙公或执事解签人员代为解释签诗的涵义。不过,现代签诗会载加注注解,注解一边记载信徒求签的目的,一边则用较小字体来记载该签诗所代表的神明回答。小字注解除了扼要回答事情进展外,也用“吉”、“中”、“平”、“无”还表示神明的回答。
例如六子甲子签第七首签诗的注解为:
部分签解也会配合民间故事,来让庙公或信徒意会,比方此号码签诗所配置的民间故事就是“包公暗察白袍将”。
迷信的人在神佛面前抽签以占吉凶。 清李渔《意中缘·悟诈》:“下官求签问卜,都说姻缘到是姻缘,只是中间有箇小人要用术强娶。” 清袁枚《新齐谐·裘文达为水神》:“我是燕子矶水神,今将复位,死后汝等送灵柩还江西,必过此矶,有关帝庙可往求签。”《儿女英雄传》 回:“ 安太太 急得烧子时香,吃白斋,求签许愿,闹得寝食不安。”端木蕻良《蝴蝶梦》:“他们带着虔诚和祝福到 爱普卢 的神庙去求签。”
�0�2
简介
�0�2
求签,是中国的民间习俗,是占卜的其中一种形式。现今的道观、寺庙和民间的庙宇,大多摆上签筒供人抽取签条问�0�2�0�2�0�2�0�2�0�2�0�2�0�2�0�2�0�2�0�2
方式
由于不同的传统因素,不同地方、寺庙的求签方式各有不同。主要如下:
�0�2
�0�2�0�21.晃动签筒待 先掉出的签条
�0�2
�0�2�0�22.签筒供人直接抽取一支签条
�0�2
�0�2�0�23.签头排列位置比较高的一支签条
�0�2
�0�2�0�24.经过改革演变之后,本来将签诗刻至签条的做法已稍有改变。现今绝大部分寺庙会将签文(签诗)另外印至于他处薄纸片上。道教信徒于抽取签条且核对签条上的干支号码后,再抽取相对应的签诗纸片获得相关诗文解答。
求签历史
�0�2�0�2求签活动开始于什么时候,具体年月巳很难确定。根据西元九世纪间的《玉壶清话》记载:五代时的一位宰相卢多逊,曾在年幼时到云阳观取得一签,而后来应验一事;另在唐代的益州,相传一位称为闭珊居集的乌蛮族术士,曾用49枝细竹片来占卜吉凶。由于卢多逊生于后唐,他幼时废坛上已有签筒;加上闭珊居集的流传,由此推断求签的活动 迟巳出现于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