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芳菲四月,沐浴在融融的春风里,徐徐移动脚步,轻拉风筝线,让五彩缤纷的色彩和童趣划开春天的大幕。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纸鸢,即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在古人眼里,清明前后,草长莺飞,气温适宜,风力稳定,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风筝也是福气、喜庆、吉祥、长寿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通过放风筝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祈盼。
芳菲四月,到空气新鲜的郊外,沐浴在融融的春风里,在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的过程中,全身的肌肉关节都得到活动,精神也得到放松,对身心都是非常有益的。
丰子恺的眼中的放风筝
南方“鹞”北方“鸢”,风筝起源的传说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的风筝,在这几千年辽阔的历史天空里,留下了许多与风筝有关的故事和记忆。那么风筝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呢?
传说最早的纸鸢,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创始人墨翟制作的,《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以木作为材料,模仿鸟的形状做成的“木鸢”,便是纸鸢的前身。
而传说中鲁班以更轻的竹代替木,劈开后用火烧使其弯曲,做成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木鸢进入了2.0时代。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了现代,风筝材料种类越来越丰富,样式也越来越越千姿百态。
乘风而上,看非遗“筝”功夫
风筝是祖辈传下来并经历多次进化后得出来的产物,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甚至在国际上都有他独当一面的作用。在漫长的岁月里,古人们不仅创造出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风筝制作技艺,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潍坊市、江苏省南通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市、天津市的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手工风筝不仅做工复杂,而且种类还很多种,具体有哪些呢?大家可以了解下。
南通七星板鹞
北京沙燕风筝
天津软翅风筝
潍坊龙头蜈蚣长串风筝
桶形风筝
自由式风筝
一般来说,简易几何形的板子风筝较多见,扎制容易,飞升性能好,又适合表现多种题材,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一种。
“绘”纸鸢,去有风的地方
在上海,每年春天,上海大世界艺术中心、上海群众艺术馆等场馆都会举办传统风筝制作非遗传袭体验活动,现场会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有兴趣的朋友尤其是家里有小朋友的家庭可以提前去相关平台报名体验一下,是非常好的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
最基础的传统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
“手工风筝是传承了数百年的传统技艺,希望通过此类手工活动,吸引更多孩子和家长参与其中,更加关注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民俗文化。”上海的一位风筝传承人表示,传统的手工风筝制作有四大技艺,分别是“扎、糊、绘、放”,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体验风筝的魅力,他们把最为枯燥的扎骨架等提前完成,“把糊、绘留给孩子自己去体验,这样孩子们才能绘制出属于自己的风筝。”
当然,非遗体验名额有限,大家也可以在网上买材料包回来DIY。自己动手搭配颜料、调色、填色,充分发挥想象力,一笔一画,一色一调,五彩的燕子、斑斓的金鱼、橙黄的雄鹰……让心中的色彩跃然风筝之上,让五彩缤纷的色彩和童趣划开春天的大幕。
然后,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亲手绘制的风筝,出门踏青!徐徐地移动脚步,轻拉风筝线,天空留下一条清新的痕迹,让靓丽的色彩和明媚欢笑划过,给这个春天抹上一笔绚丽的油彩。
着汉服、沐春风、放纸鸢
当风筝遇上汉服又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现在还有很多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会特意穿上汉服去放风筝,一袭汉服,缕缕清风,春明景和处,国潮氛围一下子被拉满。
一些地方还会举办汉服风筝节,一次满足你对春天的所有想象。
关于风筝的古诗词
风鸢图诗
徐渭 〔明代〕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观村童戏溪上
陆游 〔宋代〕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纸鸢
寇准 〔宋代〕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纸鸢
胡奎 〔元代〕
只凭一线上青天,中有天机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