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坤卦(周易易经)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①,含万物而化光②。坤其道顺乎③?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④。君子敬以直内⑤,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⑥。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⑦,正位居体⑧,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

①后得主,言地道顺承天道,后于天道的变化而变化。常,常规,规律性。

②化光,生化万物,其道广大。

③顺,循规律而推进发展。

④直,正直,犹言存心不邪。方,端正,犹言存心不乱。

⑤直内,直,用如动词,矫正。直内,犹言矫正内心的僻邪。方外,方用如动词,规范。方外,犹言规范行为上的悖乱。

⑥地道无成而代有终,地道不能脱离天道单独地完成生化万物的功业,只能在时序的更替中,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

⑦黄中通理,《文言》作者以黄裳,比喻贤人才高德劭。黄中犹言内心美好。通理,通达情理。

⑧正位,犹言忠于本份。居体,体借为礼,犹言守礼。

⑨王引之曰:"疑之言拟也。"朱熹曰:"疑谓钧(均)敌而无小大之差也。"

⑩沙少海先生说:"《集解》引荀爽本无'无'字,当据删。《说文》:'嫌,疑也。'这里,嫌应训势均力敌,训拟。"

译文

《文言》说:地道极为柔顺但它的运动却是刚健的,它极为娴静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动,但运动具有规律性。它包容万物,其生化作用是广大的。地道多么柔顺呵!顺承天道而依准四时运行。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臣子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逐步发展的结果。《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通过恭敬谨慎来矫正思想上的偏差,用道义的原则来规范行为上的悖乱。恭敬、道义的精神树立起来了,他的品德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君子"正直、方正、广博,这些品德不为人们所了解,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人们不会怀疑他的行为。阴比喻臣下,虽有美德,但宜深藏含隐,从而服务于君王,不敢自居有功。这是地道的原则,也是妻道的原则,同样是臣道的原则。地道不能单独地完成生育万物的功业,但是在时序的交替中,它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天地交通变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贤人就隐退。《易经》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大概意在谨慎吧。君子内心美好,通达事理,整肃职守,恪守礼节,美德积聚在内心里,贯彻在行动上,扩大在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阴与阳势均力敌,必然发生争斗。因为阴极盛而与阳均等,所以把阴阳一并称作龙。其实阴并未脱离其属类,所以又称为血,血即阴类。所谓玄黄--天玄地黄--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彩。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