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朋友可能知道,中国有阴历、阳历,还有农历。生活中,我们习惯把阴历等同于农历,将阳历与阴历相对。但如果被问到三者的关系,很多人会一头雾水。那么这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阳历
阳历又叫太阳历,是按照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规律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而太阳年一年之长,即地球绕日的周期约为365天又四分之一日。
我们平时所说的“公历”其实是阳历的一种,也叫“格里高利历”,为目前国际通行的历法。它先由意大利医生、天文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与克拉乌等学者在古罗马儒略历的基础上改革,后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颁布,形成了如今的公历。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采用西方的公历,俗称“新历”,与中国旧有的历法相对。1949年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
阴历
阴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历法。
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朔望月易于观测,远古的历法几乎都是阴历。但是阴历一月之长,即月亮绕地球周期约为29天半,十二个阴历月只有约354天。
那么,问题来了。阴历和阳历每年相差大约11天。如果不调整,差不多过10年,就有出现六月降霜下雪、腊月挥扇出汗、冬夏倒置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古人根据阴历和阳历的岁差,在适当的年份里增加一个月(即人为规定这一年有13个月),这种方法就叫“置闰”。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称为闰年。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闰年。
农历
中国自古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一般称为“农历”。
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二者还是有差别的。阴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
农历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安排农业生产。所以二十四节气来自农历,而非阴历。
但是,除了清明节之外,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都是根据阴历设置的。
所以说,中国传统的历法是结合了阳历和阴历的一种阴阳历。
它用置闰法填补了阴、阳历的时间差,又用阳历的规律制定了安排农事的二十四节气。
在农历的时序中,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一致,春耕秋收也得到了有条不紊的规划。它不仅仅是一种历法,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黄子孙们,千百年来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化身。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