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又将马上迎来秋分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第16个节气,秋分一到便预示着昼夜等长。
秋分之后,就会出现夜长昼短的气候现象。按照农时来讲,如果说立秋是秋季的开始,那么秋分就是秋天的中分线。
秋分之后寒露、霜降等节气便会接踵而来,直到立冬节气到来之时,秋天彻底结束,冬天才刚刚开始。
一般情况下秋分的时间,一般为每年公历9月22-24日。今年秋分正好是9月22日,也就是说在这一天到来时,秋天便被分成了两等份。
相信大家已经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早晚温差已经有很大差别了。所以在外出的时候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做好加衣服的准备。
秋分节气到来之后,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气温会明显转凉,北方地区甚至还会有冷的感觉。
一、什么是“秋分”?
“秋分”节气中的“分”,可以理解成“半”,秋分时节会出现全球昼夜等长的现象。在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还会有昼渐短夜渐长的变化,而南半球各地则昼渐长夜渐短。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秋分”主要有两种含义,第一个含义为“昼夜时间”均等,简言之就是秋分这一天,24小时讲分为昼12小时、夜12小时。
在秋分过后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说白了就是一天之内的白昼时间缩短,而夜晚的时间会相应延长。
第二个含义则是气候由热转凉。如果按照古代历法的记载来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由于“秋分”秋季的中间位置,所以将90天平分为各45天。也就是说秋分之前昼长夜短,秋分之后昼短夜长。
二、“秋分”的含义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八月中……解见春分”。
大概意思就是秋分和春分,分别将秋天和春天均分为两半,这就应和了“分”为“半”的解释。
而《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则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从这句话中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秋分这一天不仅将昼夜等分,同时还将寒暑割裂开来。秋分过后昼短夜长、暑去寒来,气温会一天比一天低。
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到了秋分的时候,原来阴雨连绵时节,经常能够听到的惊雷,将在农历八月的秋寒中逐渐消失。原本十分活跃的昆虫们,也会陆续藏入洞穴中准备新一年的冬眠。
实际上从秋分“三候”中,就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到,秋分节气就像公平尺一样,将秋天、昼夜、寒暑一分为二。
并且也是提醒大家,兴盛的时间已经结束,至此之后,衰败和萧条将成为主角。从这一点便可以得知,秋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三、有关“秋分”的习俗
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靠天吃饭的农民们为了能够在春季播种顺利,亦或是在秋季获得丰收,所以就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
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而且秋分还曾是传统“祭月节”,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秋节。
而中秋节也是秋夕祭月演变而成,唐代诗人杜牧有《秋夕》诗为证:“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宋代词人也曾做《菩萨蛮·金气秋分》词:“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这是一句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俗语。在秋分时节北方人正在翘首以盼丰收的日子,而南方人则开始栽种水稻。
这种基于地域不同的民风民俗,实际上为老百姓的生活增加了很多色彩。
秋分北方吃什么?秋分饮食要注意什么?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到了这日也就意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署气慢慢煺散已经开始秋凉,那秋分北方吃什么小伙伴们知道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秋分北方吃什么
比较常见的吃汤圆,鸭肉,秋菜,白萝卜等,那为啥吃这些食物呢,因为秋分意味着秋天的到来,天气干燥容易使人咽喉不适,这时候就需要润肺去燥的食物了,吃汤圆和秋菜是习俗,那鸭肉和白萝卜可以去燥非常好的食物了,除了吃这些还有常见的润肺食物,比如雪梨,银耳,百合,红薯,石榴,柿子,板栗等。
二、秋分饮食要注意什么
秋分一到秋风起,对于北方的朋友或许已经感觉到秋天的凉爽了,可是南方的小伙伴还得小心“秋老虎”多补充水分,注意防晒,秋分开始昼短夜长,白天黑夜温度相差比较大,要注意出门时多备一件薄外套,而且还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问题,一到秋天医院又是人群汹涌的地方,大多数都是因为咽喉引起的问题,大家平日里需要多点煮些清热润肺的汤水,比如莲藕花生排骨汤,百合炖老鸭汤,银耳杏贝百合汤等等都是非常适合秋天食用的。
秋天是干燥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许多食物是非常适合秋天吃的,比如秋天的时候吃雪梨,葡萄,柿子,柚子,苹果,雪梨等等,有些小伙伴非常喜爱的海鲜螃蟹,也是在秋天最肥的时候,螃蟹性寒,胃寒的人要尽量少点食用,否则有腹泻的可能,螃蟹可以搭配着黄酒一起食用,黄酒可以驱寒暖身,两者食物搭配是非常好的,还有要注意螃蟹的挑选和食用问题,螃蟹身上的蟹胃和蟹肺非常脏大家可不要食用哦。
上一篇
愚人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