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术数著作,古代主要用于行军打仗,天文星宿,地理堪舆,同时也用于事业、婚姻、财运、升官、求学、趋吉避凶等预测布局。奇门、六壬、太乙为古三式,《奇门遁甲》是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为三式之首,也最有逻辑理致,号称帝王之学。创始人为九天玄女,其本质是一门高等的天文物理学,揭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球磁场的作用情况。
据传奇门遁甲是九天玄女传给黄帝,黄帝用奇门遁甲打败蚩尤,从而使得中华民族融合一起快速发展。西周初年,姜子牙奇门遁甲帮助周武王建立了周朝800余载。春秋战国末年,黄石公把它传给了张良,张良用奇门遁甲帮助刘邦建立了400余年的大汉王朝。汉末诸葛亮用它帮助刘备建立了三国之一蜀国,并留下了著名的八阵图。隋朝末年,李靖用它演变出奇门阵法战无不胜,被称为常胜将军。元末刘伯温,用奇门遁甲帮助朱元璋建立了300余年的大明朝等等。后被四库全书收录。
在传统奇门遁甲对风水的应用上并不是很顺手,原因就是不了解奇门遁甲的《奇门遁甲二十四山符使篇》(以下简称《符使篇》)也就是关于堪舆方面的奇门遁甲章节。奇门遁甲符使堪舆篇是奇门遁甲整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堪舆学经典理论书籍。巧合的是,《符使篇》从头到尾与《金锁玉关24山砂水经文》(以下简称《24山经文》)经文不谋而合。而在应用上如果不了解“值使”“值符”用法,就无法了解《符使篇》在说什么。就是这种原因让很多奇门遁甲爱好者放弃了对《符使篇》的研究。
我们在传承易学的途中,不止是教学,也在不断的研究自身,发现金锁玉关与奇门遁甲非常有渊源。下面我们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24山经文》与《符使篇》的关联性。
第一,经文内容方面分析。
《符使篇》
甲辰壬中文武贵,再得小儿坤中位。
龙虎相应衙中职,文韬武略穿后辈。
《金锁24山》
壬砂发武贵,秀峰高大位。
出入家备有,大名震海内。
再得丙水照,儿孙似文会。
可以清晰的看到,“壬”都是发武贵,“壬”在八字、奇门都为男人,金锁玉关又多加了一层武贵的信息,其原始状态是奇门的男人发达信息。而“甲辰壬”又暗藏玄机,用《符使篇》去断壬的话,信息量会大量增加,而用《24山经文》则非常有限,从而导致单纯学习金锁玉关的学生不会断事,无法正确辩证“壬”的砂水问题。壬有一口井,壬有一水塘,一般就无法区分断事。
如果单纯看《符使篇》,看似吉凶意义不明显,原因是金锁玉关采用的“生成数”理论来区分阴阳,《符使篇》的字面意义是没有的。并不是没有,而是用“值符”与“值使”来代替阴阳了。这样一来,在阴阳同等的情况下,《符使篇》显得更胜一筹,最起码在经文上反映出来的信息更透彻一些。
再比如:
《符使篇》
使入甲宫绝长房,无子少妻又凄凉。
贫穷肿胀疾病应,速叫土地建祠堂。
《24山经文》
甲水主贫穷,长房不兴隆。
形若斜飞去,定主长绝踪。
黄肿大等胀,都应长房宫。
从字面意义讲,头提到了长子、贫穷、绝人丁、胀病。
再比如:
《符使篇》
震卦为财神,先富凡间人。
外子居家住,此门不再问。
《24山经文》:
卯水属同人,先富小财神。
家物他人有,伯道在自身。
字面意义也都提到了富有、外子等。
再比如:
《符使篇》
乙奇淫事多,风流之事不用说。
财如父女卦,母带金银走。
《24山经文》
乙水曲曲沟,叔嫂暗相偷。
形如破军样,肝风病不休。
临卦主运乱,财富不到头。
讲的是不是都是淫乱破财的事呢?
再比如《符使篇》:
甲申庚来威名声,武贵因此而出名。
黄河源自天上来,陈传定此命风流。
《24山经文》:
单庚水,武爵封,庚子庚孙在其中。
形式大,对奇峰,师团旅长威名雄。
这些都是讲的庚水出武贵的事。
第二,从金锁玉关本身流传的故事分析。
传说齐洪飞祖师在世的时候奇门遁甲也是非常厉害的,大家都尊称飞大先生,齐洪飞的传奇故事很多。
简单说下打擂的故事,当年齐洪飞与当地的十桌风水师打擂,给当地一个大户人家定了一个黑道的日子上梁,并且说午时三刻从门口有黄狗经过后,会有两个妇女经过门口会打架再上梁大吉,当地风水师都要看看齐洪飞有没有真本事,如果应验了就可以在淮安看风水了,如果不能应验就要滚出淮安,而且还要包赔这十桌子的吃喝费用。结果到了午时三刻果真有黄狗经过,只是从路的一头走来两个妇女有说有笑挺亲热也没有打架,大家都等着看齐洪飞的笑话,妇女到门口就准备上梁,话音刚落两个妇女到了门口,不知道怎么一句话就吵了起来,说着说着还打大了起来,衣服都撕破了,这时候齐洪飞喊:上梁!事后,当地风水师都纷纷表示祝贺,从此以后齐洪飞在淮安名气越来越大。
其实这些都是齐洪飞用奇门遁甲推算出来的,对于奇门遁甲来说并不神秘,百姓是不懂的,但不懂奇门的金锁大师也会感觉玄之又玄罢了。
例如这个局:
一位朋友请我选修坟日课,选定7月5日午时。7月4日开始下雨,看天气预报说5日也是有大雨。朋友打来电话询问,我说:当天要下雨,你修坟的时候不会下,你修完继续下雨。后来李姓朋友反馈说,他与叔叔当天去修的坟,从4号一直到5号上午十点半还在下,结果快到了地方雨真的停了,赶紧修整祖坟,修了大概四十分钟,修好了以后下山,到了山脚下,雨又开始下。家人都说先生说太神了,其实不是我神,是奇门遁甲神。我现在简单分析一下,因为天柱为雨神落艮八宫,癸为小水与天柱同宫所以断有雨,那为什么午时会雨停呢?因为子丑空午时充实子的落宫,子的落宫戊加丙叫青龙反首有临腾蛇主变化,所以断午时雨停,那为什么还要下雨呢?因为未时充实丑的落
宫,丑的落宫天柱带癸所以还要下雨。
我们再来看一局:
江苏的朋友给母亲选一块墓地,选好之后我说:这个地方已经很不错了,唯一不足就是埋有铁器。我指着西南两米说:把这里挖开,把铁器取出即可。朋友说没有的,早就修好的怎么会有钢筋呢?我说肯定有。这时朋友的堂哥说:钢筋的,当时为了牢固在下面铺的钢筋混凝土,并把一些废料埋在这里(西南两米处)。朋友直竖大拇指,刘老师不用看就知道下面有什么。
本文写到这里有感而发,顺便说个“无形煞气”的例子。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八九月份破了不少财是怎么回事?户型图发来一看是开西门,整体格局也是不错的,外局也没啥大问题。起局一看是正西的问题(金锁玉关风水断法八月也是正西),奇门符号是“玄武”在作怪(代表无形煞气),同时“己下临癸”(甲戌己,己为小狗)。
随后问朋友,小狗小你家门口撒尿你咋不管管?朋友说,太神奇了,你咋知道的?现在一走到家门口就一股骚味。原来楼上有养狗的,每次都在他家门口撒尿,长此以往形成了“无形煞气”。由于其他宫位的风水都不错,那么这个无形煞气就被放大,对应到生活中的应事就显得特别明显。类似的还有电闸、电磁波干扰(玄武+景门)、毒气、地下隐藏的尸骨、瓷砖油漆等放射源影响等。可见,奇门遁甲就是风水师的第三只眼睛,可以帮我们看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确实存在并且影响着我们日常风水的。
第三,奇门遁甲与金锁玉关现实情况的分析。
对于任何古代流传下来的学科都有部分失传的现象。现在没有战争了,当前的奇门遁甲只是限于传统预测以及商战,对于风水则是没有多少论述,我相信古代肯定有。就算是《符使篇》摆在你面前也未必能看懂,原因就是没有钥匙,这把钥匙就是:值符与值使的使用规则。当前奇门只是对符使的传统使用部分,而没有结合风水的阴阳问题导致的。比如北水与生育问题,在奇门遁甲的学科上是无法体现的,也是没有这个概念提法的。
对于金锁玉关而言就比较尴尬了,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的尴尬。
1,金锁玉关是指齐洪飞传承下来的风水内容,核心是风水调理思路,而不是李相生的《24山经文》,后来加入《24山经文》并不能代表金锁的全部。而当前学生大多学习的都是《24山经文》,对风水思维理念并不系统,对风水的认知度非常低,导致学习后不会断事、不会化解、没有思路等情况。又导致大量学生对金锁玉关失去信心,从而远离这门学问。
2,《古法金锁奇门》是刘镓谅与马骏两位老师对《古法奇门遁甲》《金锁玉关》长期研究辩证出来的一门单独的学问,并不只是传统的奇门遁甲,其核心还是思路问题,不是经文问题。(这里也感谢杜新会老师在我们研究的时候提供大量古文佐证。)
而《金锁奇门》面市后,大量大师竞相模仿,这些大师只是带了一个金锁奇门的帽子,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传授的“传统奇门遁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锁奇门
3,最尴尬的是金锁玉关本门弟子大多不了解“金锁奇门”,甚至一致认为金锁奇门就是传统奇门。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学生问老师的时候,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最后导致学生们非常迷茫,金锁玉关没学好,奇门也没学好,对金锁奇门更是无法有正确的评价。
4,金锁玉关本门弟子因为不知道金锁奇门的玄机,从而疑惑“金锁六爻”“金锁八字”等一些不靠谱的学科出现。其实金锁玉关是一种易理模式的体现,只要能符合大规律,那么金锁+什么都一样。但这种+也是传统意义的八字、奇门才能“+”,不是金锁数字之类的乱加。
5,金锁玉关学了半瓶水的大师,对于《24山经文》竞相粉饰,2018年杨晤拿出手抄版之后,本意为看着玩,结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师拿去成了包装自己的砝码,在博客、论坛等大量发布,还打上自己的水印,无非就是想说:你看我牛不?我厉害不?我正宗不?更搞笑的是,这群大师感觉不过瘾,还用毛笔仿古抄写一遍,以备继续冒充。
经过长期对《金锁玉关24山经文》与《奇门遁甲二十四山符使篇》的研究、对比、验证,以及传承中的故事、事实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两篇经文及其相似,而《符使篇》是跟随古法奇门遁甲传承下来的,是没有争议的。而《24山经文》号称是出生于1946年的李相生所创,证明《24山经文》历史渊源远不如《符使篇》。,
2,两篇经文在写作上《符使篇》是非常符合古代经文写作手法的。而《24山经文》文更趋向于白话文或者说近现代语言,比如“师长”“团长”“不贪人民钱”“父子上讲台”,甚至当地方言等等。这一点也能证明24山经文的成书年代要比《符使篇》晚很多。
3,结合历史原因,这两篇经文的相似可以看成是雷同,不该相同而相同。那么就有可能是李相生根据《符使篇》创作的《24山经文》,或者说是李相生对《符使篇》进行了摘抄,只是在摘抄的时候加入了现代语言、民间民俗、换了一个切入点而已。
马骏、刘镓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