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地府阴差,想必没有人会对黑白无常感到陌生吧,这两位阴差经常一同出现,手执脚镣手铐,专职缉拿鬼魂、协助赏善罚恶;这白无常名叫谢必安,其头上官帽写有“一见生财”四字,予感谢并对恭敬神明之人以好运;黑无常名叫范无救,官帽上写有“天下太平”四字,意为对违抗法令身负罪过者一概无赦。
别看这黑白无常是地府阴差,专职缉拿鬼魂,以为他们就很凶狠,其实不然,其实他们的本质都是好的;如果是行善积德的人碰到了白无常,会得到意外的好运,而如果是碰到黑无常,也会得到黑无常的帮助;而如果是为恶之人的话,是碰不到白无常的,碰到黑无常的话,就自求多福,因为黑无常是嫉恶如仇的一位阴差。
不过有些地方又称呼黑白无常为七爷和八爷,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去过城隍庙的人应该知道;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县长,不过这城隍的职权相当大,主管生人亡灵、奖善罚恶、生死祸福和增进幸福利益等等,所以古代每个地方都有一座城隍庙。
在城隍庙中,城隍爷麾下也有一帮文武大臣,按排名是文武判官、牛头马面、枷锁将军、黑白无常、甘柳将军、日夜游神及各司大神,这所谓各司依各庙配置,并不相同,有三司、六司甚至到二十四司或三十六司之说,且各司名号,也不尽相同。其中阴阳司是城隍爷的第一辅吏,协调诸司,监察诸案后,方陈报于城隍。
文武判官自然是大爷和二爷,而牛头马面就是三爷和四爷,枷锁将军是五爷和六爷,到黑白无常时,自然就是七爷和八爷了;当然,这是老百姓根据城隍庙中的排序来称呼的;其实一直在怀疑,这各个城隍庙中的文武判官和一干部将,是按照阎王殿的模式来打造的,不过又有所简化。
在阎王殿中,是四大判官和十大阴帅及孟婆、地公、游星、城隍等等,而且在阎王殿中,黑白无常的地位要比城隍高得多,一个是阴帅,一个只不过是地方官而已,所以才怀疑,城隍庙中的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等,只是阎王殿中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的分身或者属下,协助地方官处理事务。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人间这么大,每天都有无数鬼魂需要带回阴间,真的就靠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来忙活的话,这工作还怎么完成,所以更倾向于理解他们是一支机构,谢必安是白无常的老大,范无救是黑无常的老大;只有当下面的黑白无常们碰到实在解决不了的强大鬼魂时,才由谢必安和范无救出手。
当然,在明朝时,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这些阴官也分了等级,比如京城的城隍被封为京师城隍,受王爵;此外还有都城隍,掌管省,受公爵;府城隍,掌管府,受公爵;州城隍,掌管州,受侯爵;县城隍,掌管县,受伯爵;若无城池的街道、行政区欲奉祀守护本地的神祇,则不称城隍,改称“境主尊神”。自然,各个级别里的阴差们级别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不过自然了,如果是在阎王殿的话,黑白无常自然排不到第七和第八的位置,光是四大判官就占了前四的位置,但是民间依然习惯性的用城隍庙中他们的排名来称呼他们,这样也能显得亲切些,所以七爷和八爷的称呼也就这么流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