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除了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之争外,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把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南京市民很多将元宵节称作小年;还有的地方把正月初五称为小年;苏州、上海等地,除夕的前一天才是“小年”,而且还必须加上一个“夜”字,称做“小年夜”。
这样看来,全国叫做“小年”的日子,还真是不少。
小年的来历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各地小年“时差”多
民间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小年到底是哪一天,这个问题还真困扰了不少人。历史上关于祭灶的具体日子,在全国各地并不统一。一般来说,北方人是以腊月二十三作为小年的,而南方则不尽相同,比如湖南人说的“小年”是指腊月二十四;南京人则把正月十五称做“小年”;苏州、上海等地,除夕的前一天才是“小年”,而且还必须加上一个“夜”字,称做“小年夜”;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只能感慨,祖国实在是幅员辽阔,连一个“小年”都能过出这么大的时差来。
而民间还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家是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渔民)则是腊月二十五。对此,民俗学家进一步解释: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但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
各地小年这样过
小年可以指:冬至、祭灶节、腊月二十九、正月初五、元宵节。
冬至:江苏的相当一部分地区,如苏中苏南一带,会把冬至称为小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意指冬至的礼俗如同过春节一样隆重。
祭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将祭灶节称为小年,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附近。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据说每年年底,灶王爷、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报告玉帝人间善恶是非,作为赏罚人间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王爷。
腊月二十九: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将腊月二十九称为“小年夜”,是与腊月三十“大年夜”相对应的。
正月初五:江浙沪一带多称这一天为小年。初五也叫“破五”,因为新年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过此日可破而故称,据说财神玄坛真君也会在此日巡视人间。“破五”的习俗活动主要是“送穷”,所谓“穷”,也就是正月初一以来所积存的垃圾(那时的垃圾是不能倒的,由此可以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
元宵节:南京的很多市民就将元宵节称为“小年”,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小年禁忌各不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
小年意味着大年的脚步临近,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洒扫庭院,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
小年的习俗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扫尘土
过了腊月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窗花、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过小年吃什么?
吃饺子和面条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河南许昌地区有必须吃面条的习惯。到了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做面条,有肉有菜,汤水最好喝,色香味儿俱全,所以有“腊月二十三的面最香”的说法。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又黏嘴又黏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买的人很少。
炒玉米
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