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诗歌里的隋唐人节日习俗

我们来谈谈隋唐人的节日习俗。恐怕没有什么比节日更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民风民俗了,唐代高度发达的诗歌文化自然也不会遗忘节日。

《岳州守岁》

首先来看元旦,又叫元正,就是大年初一。那时没有“春节”一词。这一天朝廷要举行很隆重的朝贺大典,百官、宗室乃至外国使节都要参加,官民都放假,人们在这一天宴饮、会亲戚,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张说在他的《张燕公集》当中有一首诗,把唐代过新年的种种风俗都包括进去了,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岳州守岁》:

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

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邪,爆竹好惊眠。

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诗中描述了人们高歌宴饮的场面,提到两个元日重要风俗——爆竹和挂桃木板。唐代已经出现了火药,但是火药爆竹还没有出现。那时的爆竹就是将竹子放到火中爆裂,所以叫“爆竹”。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引《神异经》记载了这样的传说:西方山中有鬼,高度只有一尺多,谁碰到他就会得寒热(有可能指的是疟疾),这个鬼叫“山臊”,为了吓走它,人们把竹子扔到火里去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我们知道竹节内部是空的,火烤后里面的空气就膨胀,就把竹子冲开了,发出啪一声,于是就有了这个放爆竹的风俗。

诗中“桃枝堪辟邪”指的是挂桃木辟邪的年俗,中国古人历来认为桃木跟其他木头不一样,有辟邪的功效,把它贴到门上,而且上面还要绘两个神仙,左边的叫神荼,右边的叫郁垒,现在一说起门神百分之九十的人会说是尉迟敬德和秦琼,其实这个说法是非常晚才出现的,唐代还没有这个说法,虽然尉迟敬德和秦琼就是唐朝人。《山海经》记载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门,万鬼出入,而负责看管这道门的两个神人就叫做神荼和郁垒,他们管这些鬼的出入,这样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要在桃木板上面绘上他们了吧——他们来这儿蹲守之后,小鬼就不能进来了。

大家看看这两幅图:

这两幅图是河南方城县东关村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面画的就是门神神荼和郁垒。

后来的春联仍然跟门上那两块桃木板有关系,中国的文人有到处题字的习惯,自家门上两块桃木板他们也不放过,久而久之就发展出左右对仗的这种文体。据记载春联的创始者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国主孟昶,他有一次让手下的这些学士们在桃木板上题字,结果没有一个人写的合他的心意,最后他决定亲自来写,他写了这么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两句就是中国春联之始,从此以后就有了春联。虽然这已经是五代十国的事情,但是仍然跟唐代门上贴桃木板这个风俗有关系。

《社日村居》

我们再来看看社日,社日又叫做春社或者是秋社,自汉代以来就有这样的节日,一般是立春或者立秋之后。第五个戊 *[wù] 日为春社或秋社,这是农民的节日,在这一天村民要举行祭祀,春社祭祀祈求的是风调雨顺,秋社这一天是感谢神明,欢庆丰收,而且祭祀仪式结束以后,村民们要举行宴会,而且还要分食祭祀仪式上使用的祭肉,据说社日饮酒还有个特殊的功效,可以治疗耳聋,当然这都只是传说罢了。我们来看一下唐代张演的诗《社日村居》: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阱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很生动的一幅田园景象,社日祭祀活动结束之后,每家都至少有一个醉汉,大家要扶着他回去。辛苦一年了,看着自己的收获,享用着劳动果实,这才是农民最惬意的时刻。

《丽人行》

再来看上巳节:上巳 *[sì] 节渊源非常的久远,它是上古时期祓禊 *[fú xì] 风俗的一个遗存,什么叫祓禊呢?祓禊就是古人到水边进行祭祀和沐浴,在河边洗澡,为了驱除邪恶,时间是每年的三月三日,杜甫有首名诗叫《丽人行》,说的就是上巳日: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这就是该日的景象。另外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隋唐长安主要河水就是曲江池,洛阳的河水就是在洛水、伊水边,大家都去参加活动,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可能多日不见的人往往会在这一天遇上,由此上巳节发展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交时刻,唐代刘驾《上巳日》写道:

上巳曲江滨,

喧于市朝路。

相寻不见者,

此地皆相遇。

《端午日》

每年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流行的风俗是什么呢?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挂艾草,还有就是亲朋相聚,这跟我们今天颇相似,唐后期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写道: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薄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按现在的说法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但是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认为,端午节的风俗来源于春秋时期吴越地区以龙为图腾的那些部落的祭祀典礼,换句话说这个时间可要早于屈原的时代。赛龙舟是一种祭祀仪式,按照闻一多先生的原话―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但是到了战国以后就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就是纪念屈原。

《八月十五夜玩月》

中秋节是每年的八月十五举行的,流行的风俗是赏月,唐后期僧人栖白的《八月十五夜玩月》写道: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这里提到赏月,没提到吃月饼,原因很简单,唐代中秋节风俗就是赏月。这跟我们一样,但是月饼还没出现,吃月饼的风俗是宋元以后产生的。网上有说法,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中秋赏月,在吃胡饼(一种烤饼,由西域传入)时,唐玄宗嫌胡饼叫法不好听,杨贵妃恰好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于是“月饼”的叫法流传开去。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史料依据,而且胡饼是唐代日常主食之一,不是节日才吃的东西,那时就没有“月饼”这个词。

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武林旧事》卷六回顾南宋民间饮食时曾提到“月饼”一词,但是具体形态、做法、是否与中秋节有关都没有详细记载。正式出现现代意义“月饼”的是明代《宛署杂记·民风》,那里提到“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为馅,巧名异状 , 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也非常的重要,这是每年九月九日举行的,是重大节日,官府放假,举行宴会,宴会上官员们还要赛诗以为乐,民众在这一天要举办登高的活动,要饮酒、要赋诗、要赏菊,因为这已经是秋天了。而且至少从晋代开始已经出现了一个风俗,就是登高的时候人们要用茱萸插在发髻上,据说是可以避邪气,预防冬季的寒气。有一首诗非常有名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少谁呢?少他自己。一种惆怅之情跃然纸上,千百年来一直打动着人们的心。

(作者是武汉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百家讲坛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医疗社会史。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本文详见于【《家族企业》杂志2022年1/2月合刊】 未经本刊授权,不得转载;经本刊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

由《家族企业》杂志制作出品的《四十年四十个家族》系列音频节目改编而成的书籍《源动力——中国民营企业传承突围》,堪称商业版的《父与子》,纵览中国民营经济40余年大浪淘沙留金之道,集结中国家族企业新生代首次大规模亮相发声,回顾从0到1的创富路径,探索从10到100的传承规划。

识别上方二维码 一键购书

《源动力——中国民营企业传主动去寻求这些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未雨绸缪是面对这一挑战的最佳方式。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