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至
星繁愁昼热 露重觉荷香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每年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中国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鹿角开始脱落;知了在夏至后鼓翼而鸣;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夏至三庚数头伏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于地下的意思,三伏天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伏日。伏天的起止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这期间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夏至日后,通常再过二三十天,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天气了。进入伏天,北方气温高、光照足、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害虫迅速滋长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正如农谚所说:“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
夏至吃什么
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人们吃过馄饨,为儿童称体重,希望孩子们成长得更健康。
除夏至吃面外,很多地区还有夏至喝粥的传统。在江苏常州等地,也有吃“夏至粥”的习俗,例如,光绪年间《重修常昭合志》:“夏至日,以新小麦和糖及苡仁、芡实、莲心、红枣,煮粥食之,名曰夏至粥。”
传统夏至,人们端上餐桌的还有豆类和肉类食物。江苏浙江,有夏至日炒蚕豆、吃蚕豆的习俗。清光绪年间 《丹徒县志》:“夏至日,炒蚕豆食之,谓可辟蚤。”时人俗信,夏至吃炒蚕豆可防跳蚤侵扰。
夏天酷热难耐,人体需要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和充足的水分。水果及其制作的酒水,亦是夏至食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在全部的夏至水果中,最常见者是李子和荔枝。江苏等地有夏至食李子的习俗。明正德年间 《江宁县志》:“夏至日食李,云以解注夏之疾。”注夏,即疰夏,指的是一种夏季困倦、乏力的症状。人们认为,夏至吃李子可防疰夏。
夏至戴什么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 《夏至二首》写道:“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可见,宋时,身带装有李核的小袋之俗在苏州等地颇为流行。
与歌词首句 “一九至二九夏至三候是什么,扇子不离手”相关的古代重要民俗传统是,妇女在夏至日彼此馈赠彩扇、脂粉等物品。比如,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又如, 《辽史·礼志六》:“夏至之日,俗谓之 ‘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可见,夏至 “朝节”传统习俗有着相当严格和清晰的性别界域,限于妇女群体,其馈赠之物都具有鲜明的时令性,其中,扇子,可借以生风、排除热气;涂抹粉脂夏至三候是什么,可散体热生发的浊气,防生痱子,均为夏日生活的 “急需品”。因此,在炎热盛夏来临之际,妇女赠遗彩扇、脂粉,以共度朝节,体现着 “顺时而生”的人文关怀。
南京博物院藏 清金风清折扇面
题跋:白堂获寿。壬申夏至,雨人吾兄大人即可。桐园弟金风清作于小花小石之斋。
二十四节气·夏至
夏天从身边匆忙地跑过,
于是浮草开出了伶仃的花;
在一抬头一低头的罅隙里有人低声说了话;
那些天空里匆忙盛开的夏天,
阳光有了最繁盛的拔节。
夏至已至,世界有了声响有了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