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的宿州,与苏、鲁、豫3省11个市县接壤,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也是安徽省的历史文化名城。
沧桑的历史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宿州人文景观荟萃,南有陈胜、吴广盟誓诛暴所筑的涉故台,北有刘邦避秦兵之地皇藏峪,东有垓下古战场、虞姬墓,西有李白饮酒赋诗的宴嬉台,中有白居易寓居多年的东林草堂。
此外,宿州还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和“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书画名家辈出。世界吉尼斯纪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篆字“第十四代传承人——王洪军,就是宿州人。
1964年,王洪军出生于安徽宿州祁县大泽乡。他天资聪颖,少时就随祖父习篆字、篆刻、双手指画、绘画、民间艺术,后来又师从大伯王从彬,从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将篆字与梅花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字画相融,堪称民间一绝。
所谓梅花篆字,就是指在篆字的基础上,利用光学、距离、方位、色彩、水墨等笔法,将梅花镶嵌字内,使之浑然一体,远看像篆字飞舞,近看似梅花盛开的独特艺术效果。
这一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笔法,使原本晦涩难懂的篆体,在有了梅花的点缀之后,变得生动起来,更添一种朦胧感。
而之所以选择将梅花镶嵌在字内,是因为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象征着快乐、长寿、顺利、和平、吉祥,人称“五福花”。同时,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
梅花篆字历史悠久,早在商朝时的古陶器上,就刻有梅花象形文字。汉朝的时候,梅花篆字还是文人墨客眼中的收藏佳品。到了唐朝,李世民即位后,长安出现了“梅花大盗闹京都”的事件,皇宫中的玉玺被盗,现场只留书梅花三朵。由于该案件始终悬而未决,皇帝一怒之下将全国所有能写梅花篆字的艺人统统缉拿斩杀。为免招杀身之祸,家中凡是藏有梅花篆字的人都纷纷把字画烧了。一直到元明时期,梅花篆字才得以重见天日。
然而,在历经了数个朝代的风雨沉浮之后,现在梅花篆字却渐渐不为人知了,能写出梅花篆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站在世界的高度看梅花篆字,它是世界吉尼斯纪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王洪军看来,它只不过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的一部分。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自己的“根”和“魂”, 赋予其现代化之美,并持之以恒地用有底气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唤醒传统文化的魅力。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王洪军孜孜不倦的努力下,梅花篆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王洪军的部分作品在人民大会堂、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展览馆展出并被收藏。他本人也多次受文化部邀请出访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37个国家,并成为中韩、中日、中俄等友好特使。
在不遗余力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王洪军还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他不但用拍卖字画所得的钱救助秦皇岛的孤儿们、向北京残疾人艺术团捐画捐资,还多次为社会弱势群体捐款捐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2014年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时候,王洪军还提到,他正在着手撰写一部梅花篆字版的《新华字典》,约28700字,每个字要用到30厘米见方的宣纸写就,还要经过6遍加工,全部写完大概要花上5—7年的时间。他还想通过办个人画展和拍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弘扬宿州乃至中国文化,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传奇的故事和人物。
当梦想照进现实,王洪军的努力正在慢慢得到回报。
2014年,他在北京挂牌成立了梅花篆字(中国)艺术中心研究院。2015年,他又把梅花篆字与苏工刺绣相结合自创梅花篆字苏工刺绣版。不仅如此,如今,在一些宜兴紫砂壶、景德镇瓷器版、新疆和田玉上,都能看到王洪军梅花篆字的身影。
看王洪军笔下的梅花篆字,是一种享受。梅花枝干穿插在字里行间,风姿摇曳;梅花或疏或密,婀娜多姿。
除了梅花,在他的一些画作里,还出现了“映日荷花别样红”“小桥流水人家”“早有蜻蜓立上头”等元素和意境,将画和山河大地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寓意很好,极富趣味。
而正如王洪军大师所说,“梅花篆字是中国文字百花园中一朵娇艳的奇葩,我希望能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并带着它走向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王洪军
1964年生于安徽宿州祁县大泽乡,梅花篆字大师,世界吉尼斯纪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篆字)传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联合国书法家理事、2013年度中国十大杰出创意大师,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专利权。
您还有哪些感兴趣的旅行内容希望小游推荐呢?
记得给小游留言,小游会使出浑身解数,给您一个满意的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