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造就了很多习俗流传至今。贯穿这些传统习俗的线索,只有两个字:“孝道”。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丧葬习俗,乃至各大传统节日,无不彰显着“孝”文化的博大精深。“孝”就一个字,但表达的方式有千万种,并且要蕴含真情。
其中,上坟和扫墓,要算是表达孝道的一种很直观的方式了,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就是为了传递和表达对先祖的怀念之情。
但即便是这样,民间也有俗语说:“上坟不过三代,扫墓不过未时”,这句话并不难懂,但却令人难以捉摸。
上坟的时候,不要超过“三代”,而扫墓的时候,时间不要超过“未时”。很明显,这句俗语中的两个核心关键词已经出来了。它们是:“三代”和“未时”,只要弄明白了这两个词蕴含的深意,整句话表达的寓意也就很明白了。
首先来看这句俗语的前半句:“上坟不过三代”,这里的“三代”指的是“父亲,爷爷,曾祖父”。
表达“孝道”,最重要的是真情流露。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按照人类的平均年龄来算,从父亲开始,一直到曾祖父,基本上已经封顶了。再往上数,能够建立感情基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年龄决定了不可能。
正常情况下,这三代人之间的情感维系是比较好的。虽然看上去有些冷酷无情,但实际上确实是这样的。
在农村老家,还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到”,其实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只不过这句话是说的亲戚之间的关系,当代人肯定是感情最好的,其子女之间的关系就只能达到表兄弟的层次了。
再往后面数,到了第三代和第四代人的时候,亲戚关系都不那么亲密了,走在大街上,就和陌生人差不多了。
除了感情基础之外,还有一种说法,坟墓里的先祖只会保佑自己之后的三代子孙,第四代子孙就保佑不了了,只能去找另外的先祖祈福了。
当然,这是一种比较老旧的思想观念,但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证实了感情亲疏将会直接导致上坟时的真诚度。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俗语的后半句:“扫墓不过未时”。
那么问题来了,“未时”是指的什么时间?这是按照“十二时辰”来计算的,与古人的“天干地支”有着密切联系。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按照这个时间算法,“未时”就是下午的13点到15点之间这个时间段。如果要计划去扫墓,那最晚不能在15点之后去,时间点一定要记清楚,不然就是对先祖的不尊敬,也就失去了扫墓的意义。
这其中也是有讲究的,正所谓上午吃饭叫“天食”,中午吃饭叫“人食”,与此同理,晚上吃饭就叫做“鬼食”。扫墓的时候,也要选择一个好的时间段,到了15点之后去,先祖们都在吃饭了,再去打扫墓,显然是很不礼貌的。
这就好比你在吃饭的时候,偏偏有人来打扫卫生一样,扬起的尘土令人毫无食欲,甚至心情烦躁。
除此之外,过了下午的15点之后,阴气越来越重,出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这个时候去扫墓,顺带摆出祭品,会遭到那个世界的人哄抢,先祖能拿到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因此,无论是上坟,还是扫墓,其本质意义是一样的。都要选择一个好的时间点去,这样不仅表达了孝道,还充分体现了礼貌和尊敬,祭祀的物品也能保证先祖能够用到。
结语
俗语“上坟不过三代,扫墓不过未时”里提到的这些习俗,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作为文化习俗传承下来,也是可以去遵循的。
在“孝”文化面前,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坦然的面对,真诚的对待。虽然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俗语,有很多陈旧的条条框框,但我们可以从中更真切的体会到他们的内心诉求和对先辈们的无限崇敬之情。
上一篇
马姓男孩女孩好名字大全
下一篇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