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佛陀: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这八个字,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全文精华,耐心阅读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生在世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烦恼,都是因为没有洞悉事物本质导致的。

当你发现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有道是缘起性空。

本就空无一物,又何必那样百般牵挂呢。

在这样一个充满物欲的冲动社会里,人们往往会想太多,这使得幸福和快乐似乎如此遥远。

为什么那么多人学佛呢?就是想把半生飘忽不定的心解脱出来,回归“空”的自在。

只是学会放下说起来很容易,等到真正要做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坦然放下。

学会放下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放不下,只是因为修行不够,境界太低罢了。

修行最高的境界,就是这八个字,有多少人能够领悟。

01/

外不着相

在《金刚经》中,写道“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它教导说,一切现象都应视为幻相,只要不执着它们,只有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

一切本质都是空的,正因为有业力的结合,才会有各种'相’,而业力的任何变化也会改变现有的'相’,成为另一个'相’。

佛教中“空”的相对性是“绝对”,而本性自空当中的空也是代表着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无常充斥着一切的意思。

没有什么可以天长地久,一切都处于“变化消失”的状态。

听过这样一句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财富化作浮云,摩天大楼倒塌,财富和旧宅都消失了,就像历史当中的各类人物一般,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

所以佛家说,执着于事物的人,就是执着于自己的外表,事物满足了自己的欲望,给自己带来压力,各种烦恼、痛苦、得不到而带来的不适。

纵使得之,万物皆无常,万物皆有变灭之属性,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消失或离去。

得失周而复始,人生的烦恼和痛苦智慧一直伴随着。

《心经》中说“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就指的是人所能感受的,色、受、想、行、识,一起能够感知到的都是万物之相。

当你了悟万物的本质都是'空’,不执着于'相’,破除世间一切虚妄,便能清空五蕴,不再受世界的烦恼和灾难所控制。

学佛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执着于表象,不执着于一切表面的东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依命,不执着于一切世事,豁达淡泊,清净自在。

02/

内不动心

《金刚经》用六个字概括了大纲和修行原则。修行就是修“不动心”,不被世间一切欲望所驱使,不被欲望所笼罩,不沉沦于苦海。

正如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僧人一辈子在山里修行,已经做到了不执著于任何东西。

然而,当和尚晚年时,信徒们邀请他在繁华的城市中主持道场,于是他决定下山。

下山后,感五欲六尘。心慢慢的开始动摇,贪嗔痴慢慢的增加,最后的本命修行白费了。

这位老和尚之所以沉沦,正是因为他未经考验,心态一点也不稳定。

当诱惑来临时,所有的烦恼和习气都会出现。

佛家常说:修佛就是修心,既心是佛,佛不远人,既心而证,人不能成佛,只是缺乏菩提心。

就像《楞严经》中所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当你放下世间的各种欲望和执着,不再受其诱惑时,你就开悟了。

不修心,修得再好也是假的。所以你要以五欲六尘去修行,你的心要经过很多考验,淡泊一切,才能真正找到正道。

内心坚定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心经》中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只有做到这般,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如果你不动心,你就不会被任何欲望所束缚,你就不会被世界上所有影响你的诱惑和恐惧所束缚。

佛法的最高境界是“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八个字。

作者简介:奈先生,95后自由撰稿人,寻求比五官更正的三观。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要时刻保持正念,正心,用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在这里你会发现文字的魅力,和一颗充满真诚的心。在这里,你会有一个可以对话的朋友。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