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047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黄帝内经原文

第十一篇 五藏别论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视频同步译文:

第一节 男女水肿之别 奇恒之府

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这个'方士’啊,有的以'脑髓为藏’,有的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你再继续问他,每个人讲的都不一样,然后大家都说,就是这样子。”黄帝没错,那到底谁说得是对。脏腑的定义,有的人说,脑袋是脏,脑髓是脏。

岐伯就回答了,把它定义统一下来,因为过去“方士”很多嘛。岐伯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诸位注意,所谓“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不单单是我们给它下了定义,岐伯下了定义。我们知道,它是“地气所生”,我们知道,它是阴,也是“藏而不泻”,才是正常,这叫“奇恒之府”。这个里面就包含了我们诊断(方法),包含我们的治疗方法。

如果它藏而泻,或者是不藏,都有问题。比如说脑袋里面长东西,长脑瘤了,它就不藏,因为营养输不进去了,那这个营养该进去脑部,进不去以后就变成脑积水了,里面长东西了。所以说,你看它一句话下来,我们临症上看的时候,就很明显。它代表的意义是什么,意义就是说:本来脑子只要收藏的,那现在里面长东西了,它不藏了,就出血了。

所以很多人出意外,车祸一撞,撞到脑袋,撞到脑袋以后呢,整个头肿起来,里面有瘀血,瘀血是不是实症?就会里面有积水在里面。那男人女人是反的。女人呢,如果撞了头肿起来,这个非常非常的危险;男人撞到头,头肿起来,没事啊,不容易死,救得回来。女人脚肿,因为男人女人是反的,女人呢,脚肿很好,头肿不行;男人呢,头肿没有关系,脚肿不行。反的,阴阳正好是相反的。

大家注意一下,先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我们慢慢会介绍。你看很多太太们,将来大家当医生的时候,临症你看她的脚水肿,你问她:“肿多久了?”她说:“ 40 多年”。40 年了肿在那边,还活得好好的,因为女人。男人脚肿不行哦,你看那个男人脚一肿起来,危险了,大限要到了,有的活不过六个月,什么样子,很危险的。所以我们去看脑积水,脑部受伤,一看是男的,这个很好治,“这个我来。”一看到那个女的,“老师你在哪?”

当你了解以后呢,我们以后会有些药,中药分阴阳:哪些是阳药,哪些是阴药。那我们用阳药去攻它怎么样,你要知道,这个病是在阴还是在阳嘛,所以这个“奇恒之府”,通通是属于阴。阴的本性是收藏而不宣泻的才对。

第二节 脏腑排泄 满实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这是消化系统,“宣泻而不收藏”。你如果说,你是这个不泻,这个就是便秘了。所以一个人小便不好,怎么个不好?“我两天没小便了。”那吓死人,两天没小便,都很危险的,对不对?便秘,我一个礼拜都不上厕所,对不对?那个脏,应该“泻而不藏”,现在藏在里面了,都要命的,跟脏的性,正好相反的。

“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那如果我们的食物消化掉以后,还包括我们脏腑里面的浊气,通通会累积到肠胃里面,肠子会把它去排掉。所以肠胃里面的东西,不单单是食物的残渣,还有五脏里面的东西,也会从这个肠胃来排。

比如说这是中膈,横膈,这是肺,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都了解了,因为针灸都很熟了嘛。肺跟大肠是表里,肠子,大肠是阳、是腑,所以大肠,主的是表;肺,主的是里,是表里的关系。

所以说,当你肺里面有,脏里面本身是“藏而不泻”,那现在有东西在里面啦,不管是有水,还是有痰或者什么东西,我们去攻它的时候,它会进入大肠,所以它会进入腑的系统宣泻出去。就好像我们攻肝脏,肝脏是木,大肠是金,金和木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子:这是横膈,金、木头在这边,这是大肠。除了说,一个胆,肝脏代谢物经过胆,排到十二指肠里面,到小肠帮助消化之外,肝脏的下方跟大肠,还有一个血管是连到的,全身上下就这个血管,没有少阳,没有少阳就是,没有枢,没有那个瓣膜。

我们的血管都有瓣膜,那个血过去就不回来了,所以血不会逆走,只能往前走,不给退回来,正常是这样子,而这个没有办法。所以它允许,当你肺吸气的时候,肺气下降的时候,金来克木,金克木,一压,肝里面的血,就从这个血管进入大肠,在大肠周围。那大肠得到这个血,有力量啊,手得到血有办法握,脚得到血能够走路。

那大肠得到肝脏的血,就有力量排大便了嘛。这是两个木,中间一个木,上面一个金,下面一个金,这边一个木,被两边夹到了,所以这个金和木之间,互相牵制的一个关系。在这个条件之下的时候,肝脏里面的浊物,我们可以利用大肠怎么样?清出来。

所以中医我们治症,比如治肝,一定会去治大肠。大肠不治的话,肝里边的浊物,没有办法代谢出来,这个浊物一直往心脏跑。正常的,清肝,是清,清就是,肝要保证提供心脏,非常好品质的血和适量的血,这是清。那血很浊、很脏,又大量下去,心脏受不了啦,就会出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我们对脏腑的泻和藏的观念。“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呢,就是肛门。“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不可以藏在肛门里面,都是五脏的大使一样,能够宣泻的地方。所以我们治脏病的时候,我们病人常常会有宣泻,有的从大便排,这是我们宣泻的管道,把脏里面累积的实,累积的东西清掉。所以脏是精气,藏精的所在,五脏的精气所在,是满而不能实。实,为什么叫实?

我们这样讲好了,精,就是完美无缺、纯营养、纯好的东西。就是越纯好、完美无缺,你不需要再过滤了。所以它可以“藏精气而不泻也”,就藏在里面也不会坏,这是精神的精,那”藏精而不泻也”,所以内脏是“满而不能实”。如果说,精里面有浊物在里面的时候,这个浊物不管是毒素或者是什么,停在里面的话,就会造成实。所以精是满,不能实。

满和实定义不一样,你如果摸他的脉,一摸,它是满的脉,就好像水管里面充水一样,很饱,你摸摸、摁,很饱,就是水很多。你把同样水管里面的水,同样得紧,你把它放冰冻里面,那个水管冰起来硬梆梆的,那就是实。所以我们脏,可以满,但是不可以实,因为脏是藏精气之所在。

那腑呢,反过来,是浊物的所在,很多脏东西都在腑里面,绝对是可以实,脏东西可以实 ,可以有浊物在里面,但是不能满。意思就是说,随时要宣泻掉,新的东西要取代旧的东西,要排泄掉,不可以脏满在里面,这是常态,脏和腑。所以诸位通过这一段,就可以了解到,所谓的“奇恒之府”,在《内经》的定义里面呢,被列为阴,是“藏而不泻”,所谓阴“藏而不泻”,就是精气之所在,不能有浊物在里面的。那你想有浊物,我们怎么样去清它嘛,就是这样子的。

所以“水谷入口”,到肠胃的时候,停在胃里面胃是实,肠里面没有东西,还在胃里面咀嚼。等它咀嚼完以后,食物到小肠里面之后,变成肠是实的,胃是虚的,这是腑的关系,所以说“实而不满,满而不实”。这是对脏腑下的定义,还有“奇恒之府”所下的定义。

第三节 气口 胃

第89页,黄帝就问岐伯:“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为什么我们手上的这个脉,气口,可以侦测五脏呢?岐伯就开始回答了:“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这怎么解释呢?手上的脉在这个地方,在我们练针灸的时候,它是不是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地方,对不对?是肺经的地方。那手太阴肺经呢,是金经,金的经。那脾胃呢,是土,土是不是生金?由于土能够生金,所以金土的那个金气,在肺上面的时候,就会表现在肺的气脉上面,这是肺的气脉,所以肺的气脉在这个地方。

由于它是由脾土,胃气化生而来的,所以它可以代表五脏的脏气的所在,这是岐伯的解释。那从这个地方,我们光是从你手上的脉,就可以诊断五脏气脉的兴衰。

我们看第89页,黄帝说:“为什么'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还可以从“气口”一个脉,可以察到五脏呢?”岐伯就说:“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我们讲气和味,气讲的是阳,味讲的是阴。讲“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味”。

那“五味入口”以后,藏在胃里面,来养五脏,五脏的脏气从这里来。那“气口”也就是“太阴”。所以说,“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皆出于胃”,源头来自于胃。

所以“五气入鼻”,我们天的五气入鼻,这个天气的、这个春夏秋冬这种节气的,也“藏于心肺”中间,所以“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所以鼻子呢,从这里可以知道,肺管鼻子,鼻子有问题在肺上面。所以岐伯说:“凡治病必察其下。”我们要看,他的大小便,其形如何;再看他的脉,其形如何。

然后再仔细观察病人的情志,病人容易动怒,病人容易神怯,有时候很怕,很担心,很忧。这个时候呢,就可以察到他病的所在。那如果这个病人呢,“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就是病人感觉到,有神鬼啊,什么样子。还有怕针,怕针灸的,也不可以跟他说,中医有多好、多巧。还有,病不许你治,这种就不要治了。岐伯也这样讲了,不是我们这样说,对不对?

我们常常有遇到病人很好玩。那老太太来吃药,她说:“我不能煮药,我们家邻居闻着药味,他会反抗。”其实就是你不想吃嘛,还故意说,我们家邻居闻不了药味。那你不要吃汤药,我们开丸剂给你。她说:“不行啊,丸子药我吞不下去。”那开胶囊。“胶囊,我更吞不下去。”那药粉好了。“药粉太苦了。”那我们帮你扎针好了。“我不喜欢针灸。”

那你来干嘛?这都有啊,真的会遇到。那你来干嘛?她想想,“对啊!我来干嘛?”那个病人来,就是让医生宠宠她,老太太嘛,来看看医生,她就很安心,至少我看了一下医生。这种人都有,什么人都有。

由于中国的古书,千年传下来太久了,所以很多有时候,它有的断简,残篇,有的失落了。前面突然讲到这个“气口”、“五脉”,然后又讲到,病人的因病之间的关系,好像有一点不太搭噶。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因为传下来就是这样的,因为中间散失了一些。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