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丰富内涵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讲师团基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笔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并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价值主体、以和谐生活为核心的社会实践等庞大体系,它包容着精神层面系统、价值层面系统、实践层面系统等丰富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是一种思想整合力量,是一个民族在艰难困苦环境中繁衍、发展、壮大的精神血脉,是激励民族成员为美好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动力,也是连接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和激发民族认同感、自豪感、责任感的精神源泉。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团结统一,深深印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中国历史上虽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现象,但民族团结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的思想,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遭受战乱和贫穷的惨痛经历中,深感和平之珍贵、发展之迫切,深信只有和平才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发展才能实现人民丰衣足食。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历史中,产生了许多勇敢的“士兵”和民族的英雄,近代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但经过全民族的百年抗争,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的思想,始终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的精神源泉,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果,近百年来,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境遇,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发奋图强的斗争,到了新中国则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当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又使中国进入了百年来发展的最快最好的时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主体。文艺复兴时代对价值主体的人本主义解释,成为此后一系列重要社会科学能够有所发现和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是西方文明的专利,而是东西方文明的共同结晶。中国传统文化也并不是像西方哲学家所批评的那样“不重视探讨价值主体”,而恰恰早从先秦时期起就已经把握了“天人合一、惠鲜鳏寡、仁者爱人、互助相扶”等人文关怀之价值主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就是一种独特的全面的观点,例如荀子既强调“制天命而用之”,即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也强调“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即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在对待贫弱者的态度上,中国早在上古时代,就有了“古先哲王,用康保民”的思想,就有了专司“宽疾”职责的官员,历朝历代都有专管鳏寡孤独者的慈善机构,这些机构都由政府划拨经费,由专人管理,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在孔子《论语》中论述最多,并构成其哲学体系的核心,《墨子·兼爱》更主张“爱无差等”,要求“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等等,连西方人对此也赞不绝口。在人与市场的关系上,西方社会过分强调市场竞争、不大讲究互助相扶,实际上互助是竞争的对立面,双方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等俗语,就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互助相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生活。和谐生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古往今来,无数圣人先哲、仁人志士都以追求社会和谐、天下大同为己任,提出过一些乌托邦式的美好构想,勾勒出自由安祥的美好画卷。追求和谐生活,对社会实践所起到的精神凝聚、矛盾调解、交汇融合作用,不容磨灭也不可忽视。但是,和谐生活的思想根基却是和谐文化。没有和谐文化,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这早在《左传》中就有记载:“八年之中,九合诸候,如尔之和,无所不谐。”到了孔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和而不同”、执两中用的“中庸”思想。荀子说 “和则一,一则多力”,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文化,凝聚家庭、敦睦邻里、善待他人,成了中国人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所秉承的基本法则。二是和谐的社会状态表现为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采描绘。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孙中山强调“抱持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与夫《革命方略》所规定种种建设宏模,必能乘时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列,跻斯民于安乐之天也。”“安乐之天”,即和谐之社会。三是和谐的国际架构成为中国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它浇铸出中华民族与多极世界相互交往的民族禀性。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铭刻下中国人追求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互利合作的历史足迹。中国人民尊重不同文化、不同观念,注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愿同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走和平发展道路。(执笔人 王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