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 正文

夫子河的来历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 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云峰诗友会‖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诗联年度热帖‖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文言文古诗文投稿规则‖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黄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

夫子河的来历

周起权

  夫子河,主体横亘在大别山西麓周边山地出口的冲积平原上,东出西流,阻隔南来北往,故古名横河(古俗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它起源于东南与罗田县接壤的黄麻坳,上为磨子河,经郑山始称横河,下为沙河。这里渊源久远,地灵人杰。

     当地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孔夫子回车的传说。

     相传,当年孔子和他的弟子一行周游列国,应楚王邀请到楚国讲学,途经横河河畔,突然车構折裂。刚好有一浣妇经过,孔子命弟子上前施礼说:“有劳夫人,能否借东西一用?”浣妇径直走到家里,拿来斧头和一段木头,孔子暗为感叹,修好车構后,孔子有心再试探,便笑着说:“夫人,能否借南北一用?”浣妇便搬来火炉和一壶水,烧水给孔子一行解渴。弟子们也深感疑惑:“先生只说东西南北,并未言明,你怎么知道是这些呢?”浣妇施礼回道:“先师有言‘听其言而观其行’。看到你们赶路,急忙求助,就能看出个大概。我们都知道‘周易经书’将天干、五行与方位相配:‘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你们要东西,不就是要木头和斧头修车吗?‘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你们说南北不就是要火烧水解渴吗?”孔子听了浣妇聪慧地引经据典,感喟“惟楚有才”,便回车而去。

     有人说这便是夫子河得名的原因。这传说还有另一种版本:

     孔老夫子云游四方讲学,一日来到楚国境内西阳河边打算入楚地讲学,路遇几个村童在路上玩筑城游戏,车驾不能通过。一弟子于是下车请童子让路。小童说:“从来只有车绕城,哪有城让车?!”孔子闻言觉奇,遂绕“城”而过。走不多远,车辐断裂,车子无法前行。一弟子看见河边有一村妇洗衣,就上前说想借个东西。话未说完,村妇一言不发,起身就走。不一会儿,拿来一根木头和一把斧头,此二件正是弟子欲借,大为惊奇。问村妇:“你怎么知道我要借条木和斧头?”村妇说:“你不是要借‘东西’吗?按五行易理推断,东为木,西为金,而你又从路上经过,停车求我,故知是车坏要修,那么借的不是木头和斧头又是什么呢?”孔子一行闻此更是惊奇,原本打算入楚地讲学,不想路遇村童和村妇,出言吐语,实属不凡。西阳河由此改名夫子河,夫子河亦由此而得名。

     这些故事有眉有眼,让夫子河人颇为自豪!但稍一推敲,感觉明显有人为杜撰的色彩。

     其实,类似“孔夫子回车”的传说,目前全国至少有四个,周文王、姜子牙、老子和鬼谷子也有与这情节极其相似的传说,加上这一个就有五个,它们都源于“子路问津”,足见这传说的不真实性!

     史学界有一致观点认为: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向北未过黄河,往南至楚境上蔡,即在今天河南的驻马店市境内。自然,不可能在麻城、新洲问津,回车。我们还可以大胆想象,春秋时期,夫子河集镇这地方压根就没有出现,充其量只是一蛮荒地带罢了。

     倒是另一个传说,也许真正揭开了“夫子河”得名的谜团。这地方从地形看,周边以丘陵为主,适合于种植以小麦为主的旱地作物,麦麸子自然就多。相传有一老妇人,在横河古渡边的老泡桐树下,摆摊贩卖麦麸子,以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人们渐渐习惯到那里做麦麸子生意,久而久之,慢慢形成集市,人们慢慢忘记了它最初的名字“横河”而习惯叫这地方“麸子河”了。

     《白果区概况》也有记载:(夫子河)原名刘家河(垸名),因村庄被洪水摧毁后,幸存的几户人家终年靠籴粜麸子为生,故名麸子河,后讹传为夫子河。而且《麻城县志》(清.乾隆六十年版)(1796年)分明的记载“麸子河集在东南五十里”,足见(清)乾隆时期及以前这地名为“麸子河”了。

     依历史记载和实地勘察分明可以看出,夫子河来历与孔夫子游学无关,那传说也只是人为杜撰的美丽的故事而已!而夫子河的由来由“麸子河”演变而来,似乎更合乎情理!

     那么这中间又有着怎样一段神奇的历史呢?

     没有孔子到来的记载,这里却曾建起了一座与孔子相关的回车书院,《麻城县志》(清.光绪八年版)记载有回车书院的建筑规模画图。这不是在诓骗后世吗?我们的祖辈应该不会做毫无根据的事啊!

     从大量史料看,孔夫子是否到过夫子河恐无法找到确凿依据,但先师孔夫子圣像被我们的先祖请到了夫子河,则是民间有传闻史书有记载的事了!

    美国学者罗威廉(William T.Rowe)在《红雨》记述:回车书院位于县城南部,邻近黄冈,书院的目的是教育两县士绅和商人的孩子。它由周旻、周?兄弟始建于17世纪20年代,他们从山东的圣人家乡求来孔子像安放在象棋山寺,把它改成了书院。 

     麻城方志作家郑重建先生曾和王智宏先生撰写《书院悠悠话回车》一文,陈述了这一段历史事实,发表在《黄冈日报》上。当然,所有这些都源于《麻城县志》。《麻城县志》(清.乾隆六十年版)有记载,当地曾有叫周?、周旻、周晟兄弟,将孔像迎奉到此。这点正好与《周氏族书》相吻合!

  《黄州府志》(明.弘历十三(公元1500)年版)记载,周旻(明)天顺(明英宗年号)三年己卯(公元1459年),阳武县知县。周?天顺六年壬午(公元1462年),顺庆府教授。《周氏族书》记载周旻先后任河南阳武县知县,四川成都知府,周晟“中乡试举人,会试第二名,(殿试)进士”,往山东入军籍。从周氏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中了解到,周晟在山东官至兖州知府。周晟多次参加祭典,目睹官员朝拜孔圣像的宏大场面,萌生恭迎圣像归乡福荫子孙的念头。三兄弟曾进香许愿,在有生之年倾尽所能将孔像迎接至老家供奉,以造福家乡子孙后代。

     奏请朝廷恩准后,几经周折,周旻兄弟如愿以偿,迎回圣像,供奉在象棋山周氏家庙——龙泉寺。此后,每年孔子寿辰——阴历八月二十七,举行祭拜大典,黄州至麻城附近乡邑官员纷纷前往象棋山朝圣。于是,孔圣像在周氏家庙供奉前后达300余年。百姓求学,秋试春闱,官员升迁,尤其是每年八月二十七孔圣人诞辰,都虔诚地赶往象棋山祭拜孔圣。明清时期,象棋山,名闻遐迩令人敬仰,是百姓心目中的“圣山”!

     说到远近官员朝圣一事,其宏达场面无法看到,只能依从民间传说了。但有一件颇具影响的事,则有据可查。那就是黄州知府朝圣后,同当时有声望的人一起商定捐基捐钱兴建回车书院。《麻城县志.乾隆六十年版》记载:

     回车书院在邑南沙河区,明天启(此处《麻城县志》前后有误,“天顺”“天启”相隔160余年,且“天启”中无己卯年,故“天启”应为“天顺”)中,周旻、周晟自山东归,奉像于邑之棋山寺。乾隆癸丑岁,黄冈邑在籍知府陶国干见圣像,捐基五亩、费千金有奇,偕麻邑在籍知县程琮暨两邑绅士商耆鸠费赀工。恭迎圣像敬妥椟中,外设神主,春秋致祀焉!

     官绅捐建书院名为回车书院,中国人凡事都想追究来头,这里既定为回车书院,自然得有相关的故事,文人杜撰也好,百姓口传也行,情节与“子路问津”极为相似,只是结局一喜一悲。百姓当然乐见喜剧,于是这慧妇智答孔子回车的故事流传来了。

     今天的夫子河,在清朝时期,下辖“横河区、陶家铺区、沙河区”。圣像自周氏从山东迎回的三百年间,官府、文人及当地百姓竞相朝圣,孔夫子在人们心中早已有了崇高神圣的位置,加之乾隆晚年尊孔活动日益繁盛,文化建设各地兴起,当地因为有了孔圣像而抢占了孔子文化建设的先机,百姓因为有了圣像而颇为自豪,祭圣活动已成为当地百姓精神的情结。

     就这样,乾隆及以前的“麸子河集”,渐渐因孔夫子文化的熏染而更名为“夫子河集”,一字之差,一俗一雅,境界迥然,百姓欣然接受,杜撰的故事也口口相传了!

     ——这才是夫子河的由来。

     不得不说说河流的变迁:

     今天往来夫子河经过的位于夫子河中学东面的河流,并不是历史上的横河(夫子河)。原河河床位于今夫子河集镇与沈家湾、傅兴湾与周园之间,东起青草河西至廖家畈,拐出西南流入沙河,经新洲入举水至团风汇入长江。沈家湾背面山脚平地就是曾经的刘家河遗址。

     当年,河宽水深,碧波荡漾,河上可撑船放簰,廖家畈原名料家畈,曾是木料运输码头。河堤两岸长满郁郁葱葱的竹林,至今那一带仍有零星竹林。

     因人多地少,粮食紧缺。1973-1975年,夫子河乡政府为响应国家号召扩大耕地面积,决定移河改道。尽管当年年幼,那情景却历历在目。挖掉竹林,推倒河堤,挑沙填河,清理竹鞭,恒古河流,转瞬推平,分块,造出百亩良田(河田);绝大部分沙土运往青草河边,凿开岩山,在郑山与岩山之间筑起一道堤岸,沿山脚疏通各支流,筑起新河堤,河流绕山脚形成一条新的河流,即今天看到的河流。

     同样是东西流向,原河流截直绕弯,向北推移大约五里,依旧在廖家畈处汇入沙河,河道变窄,水流变小,完全看不到当年夫子河河流的影子,但从功能和精神情结来说,它也算是曾经的横河——夫子河。

(作者单位:夫子河中心学校)   

2021.1.13

你“在看”我吗?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