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其主要的思想基础和学术要旨是对道家的表达 。可以说玄学是道家的一种分支或改进。
总体来说,玄学的主要部分是道家,次要部分是儒家。
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玄"字的本义是一种深赤而近黑的颜色,所以许慎《说文》引意解为:玄,幽远也。"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言道幽深微妙。"玄学"之称的由来,正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老子》、《庄子》三本书为"三玄",所以"玄学"之名由此而来。
东汉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学风、谶纬神学的怪诞浅薄,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这种论辩犹如后代的沙龙,风雅名士(以嵇康、阮籍为代表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贤"恰是魏晋风度的化身),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
据清代学者赵翼《二十二史剳记》称,清谈之风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何晏、王弼可以说是创始人,他们都是当时贵族名士,影响所及,便成一代风气。《晋书》上所谓"正始之音"也正是指整个魏晋时期玄谈风气。
清谈家们有一种时髦,就是一边潇洒地挥着麈尾,一边侃侃而谈。清谈的话题一般都是围绕着《周易》、《老子》、《庄子》这三本玄妙深奥的书展开,清谈的内容主要涉及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名教与自然、圣人有情或无情、声有无哀乐、言能否尽意等形而上的问题。在正统士大夫看来,诸如此类清谈都与国计生民无关,因此就有"清谈误国"之类的说法,如儒家学者范宁就说:"何晏、王弼之罪,深于桀、纣。"
何晏、王弼主张"贵无论",说"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衍传》),又提出"名教"出于"自然"说。其后阮籍、嵇康主张"越名教任自然"(《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并"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难自然好学论》),"非汤武而薄周孔"(此句也是出自《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篇文采斐然权不谈,一般来说可以算是嵇康的宣言书,甚至是当时魏晋二三子的宣言书,但窃以为,依当时历史情势来看,嵇康其意并非真的"越名教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而是作文明志而已,说地明白点,便是让那司马家知道自己的心思,而事实上显然不是真的坚决"越名教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这在嵇康其它文章中可知一斑)。其后完成于郭象,其作《庄子注》,此书一出,玄学大畅,"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晋书·郭象传》)。郭象主张崇有论,认为无不能生有,说"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齐物论注》),又主张"名教即自然"。玄学并不完全排斥孔学,它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即所谓"引老入儒",调和儒道两家。何晏作《论语集解》,王弼作《周易注》、《周易略例》和《论语释疑》,郭象作《论语体略》,都尽力把玄学和正统儒家名教加以融通。玄学也尊孔子为圣人,然而把孔子玄学化。如王弼认为孔子贵无,嵇康则言孔子善于养生。其实,即便是攻击礼法之士的玄学家也重视儒家观念,阮籍说"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嵇康在家中提倡儒家道德,说"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让;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
总的来说,玄学是当时一批知识精英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修齐治平),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以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为士大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南北朝时,佛教以玄学语言阐述佛理,玄学家也有以谈佛理见长者,玄佛合理。东晋后,玄学已与佛学合流,做为一种时代思潮的玄学也就"笑渐不闻声渐悄"了。
论述先秦道家与魏晋玄学的思想关系. - :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扬雄也讲玄,他在《太玄·玄摛》说:“玄者,幽摛万类,不见形者也.”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
魏晋时期的玄学和先秦的道家思想有区别吗 - : 玄学,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其主要的思想基础和学术要旨是对道家的表达 .可以说玄学是道家的一种分支或改进.总体来说,玄学的主要部分是道家,次要部分是儒家.
什么是魏晋玄学?玄学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所谓魏晋玄学,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观念应出自《老子》,王弼注《老子》时,曾提出“玄者,物之极也.”“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乃是探索万物根源、本体等层次的观念.对于当时所流行的相关论题,魏晋人又称为 “名理”之学,详加分析事物观念,考究“形名”、“言意”等论题.魏晋玄学的核心内容牵涉哲学上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本体论,知识论,语言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各个领域,都是前人未有触及或未能深入控探讨的问题.其主要讨论内容有:(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二)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四)圣人有情无情的问题,(五)才与性的关系问题,(六)声无哀乐的关系问题.
魏晋玄学主张了怎样的思想? :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潮.东汉末年,政权瓦解,儒家思想受到巨大冲击.统治集团为重建政权,否定儒家名教的统治地位,杂用法家、道家思想.曹魏正始年间(240 - 249 年)何晏、王弼等用《老子》、《庄子》思想解释《周易》,主张以“无”为本,是魏晋玄学的开端.以后,司马氏与曹氏争夺政权,肆意杀戮.阮籍、嵇康在司马氏政治压迫下提倡崇尚自然,反对以传统儒家卫护者自居的司马氏.西晋时统治集团内互相倾轧,阮瞻、王澄等继承阮、嵇思想中的颓废成分,放荡不羁,反映了名士的空虚心情.向秀著《庄子注》,郭象又加以发挥,二人是这一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东晋南朝时期,玄学中渗入佛教教义,和佛学结合到一起.
魏晋玄学与道家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异同: 推荐你去看一看中华书局出版的《魏晋名士风流》,里面写地很有见地
魏晋玄学三个时期主张的是? - : 第一派是夏侯玄、何晏、王弼为正始名士; 第二派是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为竹林名士; 第三派是裴頠、王衍、庾敳、王承、阮修、卫玠、谢鲲为中朝(即西晋,往往特指元康年间)名士. 正始玄学(约240~...
魏晋时代的玄学为主旨是什么 - : 东汉末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也开始失去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学论辩. 魏晋之际,玄学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 :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 代表人物:何晏 重要著作:《道德论》,《论语集解》 核心思想 1,本末有无:「贵无论」 宇宙本体是超言绝象的,是无名无誉的,是天地万物形成以前就存在著. 「无」...
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 - : 您好! 玄学,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其思潮持续时间自汉末起至宋朝中叶结束.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道家玄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魏晋玄学是什么? - :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玄"字的本义是一种深赤而近黑的颜色,所以许慎《说文》引意解为:玄,幽远也."玄"字出自老...